“当初…”
杜谦坐在椅子上,整个人都没了什么力气,苦笑道:“当初,文川先生在金陵城见我,问我二郎凭什么提兵北上,我同他说。”
“我同他说,是平卢军先南下的,先生既然如此风骨,何不去问问平卢军的周大将军,为什么南下。”
杜使君苦笑。
“不想他竟真的去了…”
李云也有些愕然,他还不知道这个关节,闻言想了想,然后开口道:“舍生取义,文川先生也是求仁得仁。”
“受益兄不必太放在心上。”
杜谦长叹了口气:“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毕竟事情,几乎可以说是因我而起。”
他长吁短叹了一会儿,这才看着李云,问道:“他如果来扬州城见二郎,要求二郎退兵,二郎将何以待他?”
李云低着头,思考了一会儿,无奈道:“我多半,会跟受益兄一个说辞,让他去青州去见周绪。”
听到李云这句话,杜谦心里稍稍缓了一些,喝了口茶水之后,才平复了心情。
“二郎准备,一直占着扬州么?”
李云摇头:“如果可能,我想要把战线,推到淮水边上去,但是现在,我没有足够的兵力取下楚州,于是只能维持现状。”
说着,李云在桌子上倒了一点茶水,划了两道横线。
“这是大江与淮水。”
“我们如果不占住扬州,退回金陵去,便只能依靠大江与平卢军对峙。而平卢军也是一样,如果他们不在江北占住一个州郡,便只能在淮水与我们对峙。”
“出乎预料的是,平卢军在吃了个亏之后,并没有着急增兵楚州,兵进扬州,而是就这么维持了僵持的状态。”
李某人叹了口气:“本来,我已经做好在扬州同他们打仗的准备了,现在他们突然不动了,弄得我倒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敌人大举南下,兵进扬州,李云守不住扬州,那自然无话可说,可如果能够守得住。
在敌人兵力损耗严重的情况下,他甚至有机会北上,将楚州也给占下来!
“咱们江东兵两三千人,在城外大破平卢军五千人。”
杜谦笑着说道:“如果是据城而守,这个比例只会更大,二郎现在至少能调五六千人到江北来,粮食充足的情况下,平卢军想要打下扬州,恐怕要把自己打个半残才成。”
“那周大将军虽然有些暴虐,但并不蠢笨,他自然不会再贸然进犯扬州,只需要占住楚州,他想什么时候来江北,就可以什么时候来江北,我估计…”
杜谦缓缓说道:“青州,应该已经在征兵之中了。”
冷兵器时代打仗,基本上都是以临时征兵为主。
因为常驻兵力太多的话,经济上撑不住,养不起。
而等打仗的时候再征兵,哪怕兵力再多,也不怎么怕养不起,一来是战争周期通常不会太长,二来等真正打起来之后,军队会大量伤亡。
死掉的军队,自然就不用再发饷了。
这种征兵,就跟以前李云那种全靠自愿的征兵不一样了,多是强制征兵,所以有时候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够突然冒出来一支数万乃至于近十万大军。
其实这种方式,李云也可以做到。
他手底下现在最少已经有十个州郡,而且多是江南地区相对富庶一些的州郡,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户籍数量,每个州郡的人口,基本上都在三四万户以上,也就是十万人以上。
如果按照这数目来算,十个州郡怎么也有百万人口,算上金陵府吴郡以及钱塘郡这些人口大城,实际数目要在一百五十万人以上!
哪怕是按照战时的十丁抽一来算,强制征兵的情况下,用不了多久,李云就能拉起来一支五六万人,甚至更多的军队。
这支军队,甚至不一定需要花费太多饷钱,因为大周的子民,是要给朝廷服役的!
不过这种方式征来的兵,说白了,最多也就是当成辅兵来用,负责后勤和一些边缘任务,极少直接参与战斗。
而李云亲自带起来的这一万兵力,便统统都属于“战兵”。
当然了,有些将领喜欢用这些辅兵,去消耗掉敌人的兵力和锐气,从而给主力争取到更好的进攻时机。
每个将军的领兵思路不一样,在战场上,什么打法都是正常的。
杜谦看着李云,开口道:“我这趟到扬州来,便是来跟二郎商议这件事的,这扬州,我可以替二郎看着,二郎则可以回到江南去,强征出一支军队出来。”
“各方势力互相征讨,天下混战的局面,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杜谦沉声道:“从历朝历代史书上来看,一但这种局面形成,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天下就会形成几股势力互相对峙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