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2章 印度宗教之二佛教(1 / 2)

印度佛教(Indianbuddhis),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佛教,并传播到周边地区,扩展至全亚洲,从而发展出南传佛教、西藏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等各具特色的佛教。

一、印度佛教的历史起源

公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当时各国之间相互征伐,雅利安人等外来的部族和土着民族矛盾重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在佛教兴起前,婆罗门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罗门教思潮占有统治的地位。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据佛经说这些思潮有“六师”和“九十六种外见”,其中主要的有顺世论、耆那教和生活派(又称邪命外道)等等。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古尼泊尔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此后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佛教,并传播到周边地区,特别是在古印度时期,佛教鼎盛一时,成为古印度的最大宗教。

佛在古印度传播佛教教义,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众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对婆罗门教的野蛮种姓隔离的等级制度。而众生平等慈航普度的教义却集中体现在大乘教义及菩萨行思想里。不过,可能限于当时社会环境等原因,千年的婆罗门教传统环境的影响下,显得过于高尚及精深的大乘佛法当时不如小乘佛法易被接受与推行是显然的。

但是自从孔雀王朝之后,佛教在印度的地位就开始下滑,这是因为孔雀王朝时期是佛教在印度发展的黄金期,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对佛教进行官方保护和支持。在政治因素的支持下,佛教在这一时期发展迅猛,然而在孔雀王朝衰亡之后,失去了官方保护的佛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弱的情形,再加之此后印度地区接连爆发的冲突和权力斗争,都使得佛教在印度的地位陆续减弱。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开始,佛教就开始不断向古印度境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则由于公元8~到9世纪以后印度教的兴盛,以及外族频繁的入侵,特别是伊斯兰教7世纪进入西北印度;八世纪占领印度河下游;1001年大规模进攻中印度、东印度,不少僧侣被杀戮,很多重要的寺庙和文物遭到破坏,因此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208年摧毁超戒寺,这是印度佛教衰亡的标志。印度教吸收佛教特色,取而代之。

二、印度佛教创始人佛陀

佛教的启教者是释迦牟尼(Sākyauni),「释迦」是出身部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是圣人之意,而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后世尊称为佛陀(buddha),意指「已经觉悟的人」。佛陀原名为悉达多(巴利文:Siddhattha,梵文:Siddhartha),意思是「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被称为悉达多·瞿昙(巴利文:SiddhatthaGotaa)。传统上认为「瞿昙」或「乔达摩」(Gauta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应不是他的氏族姓氏,而是依照当时印度贵族的习惯,将《梨俱吠陀》赞歌作者的太古仙人Gotaa(仙人子孙称为Gautaa),尊为氏族血统的传承,所以释迦才是族姓,悉达多是真正的名字。

1、出生与家族

悉达多为古印度释迦族人,出生于喜马拉雅山麓的迦毘罗卫城,父亲为净饭王,自称是仙人的后裔(Gautaa日种),为印度刹帝力(武士)阶级,母亲为摩耶夫人,在出生七日后母亲即过世,由姨母瞿昙弥(后出家为大爱道,音译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他从八岁开始,向毘奢婆蜜多罗学习文化,向羼提提婆学习武艺,从小过着优渥舒适的生活。先后娶了三个妃子为妻,第一是善觉王之女,即他的表妹耶输陀罗妃,第二是摩奴陀罗妃,第三是瞿多弥妃,当中以耶输陀罗为正妃,并与她生有一子罗睺罗。

2、大出离

29岁时的悉达多,面对在当时印度部族交相争战的环境下,释迦族受到强势部族逼迫的困境,思及人生不免于老、病、死的结局,深深感到生命的无奈与苦痛,进而寻觅出离之道。当儿子出生时,即取名为罗睺罗(意为障碍),意为障碍其离家寻觅出苦之道。不久之后,悉达多即于夜晚乘马离家,开始遍访各地名师的寻道生涯,此为悉达多一生的转折点。

3、觅道及苦行

当时印度流传的信仰与学说,主要是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本土的奥义书思想、沙门文化。婆罗门教为一神信仰,主张一切为梵神的生化,唯有神才能救赎,但救赎的对象只限于雅利安血统,并不包括印度本地土着,是一种狭隘的种族宗教。奥义书思潮下的苦行沙门,并不相信吠陀、梵书中记载的神祗及升天信仰,而认为过去所做所为(称为业),会决定今世的好坏,这是一种「宿业决定」,并且主张任何生命都有「永恒不变的神我」,会依「宿业」而轮回转世。苦行沙门的修行重于流浪、独居,以苦行来「消除宿业」,远离男女、守持梵行,以守戒、冥想来进入禅定,并观想神我与宇宙(大梵)合而为一,达到「梵我一如」的永恒境界,此即苦行沙门追寻的解脱。悉达多最先以苦行沙门作为学习对象,为了习得精深的禅定,先向王舍城附近的阿罗逻迦蓝(意为自生,巴ā?āra-kālāa)沙门学习「无所有处定」,再向优陀罗罗摩子(意为雄杰,巴Uddaka-rāa-putta)沙门学习「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两位是当时正统婆罗门教以外享有盛名的修定主义者。悉达多不仅认真的修习禅定,传说甚至一天只食一颗麻麦,努力的寻求「梵性独存、永恒的解脱境界」。

4、中道及正觉

35岁时,悉达多在苦行的修习中,已经历了六年,发现苦行无法达到真正的解脱,开始对苦行产生怀疑。当时因为听到路过之调琴师的调琴要诀,谓「琴弦太松音不成调,琴弦太紧音不优美,不紧、不松则音声优美」。悉达多于此有所领悟,即舍弃无益的苦行,改以「不放逸安乐、不无益自苦的中道」作为修行的准则,并且不再坚守「神我」的信仰,另外采取探寻「老病死苦如何生起」的方法,因而开启了通向正觉的大门。悉达多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经四十九日的禅定与观察,洞见了生死轮回之真相的「十二因缘法」而成就正觉,并且依「十二因缘法」,发现了「灭苦之八正道」,确立了「四圣谛」为正觉的次第。依此,悉达多以「缘生、缘灭」之正觉,摄导离贪之正见等「八正道」的修证,达到了贪爱、瞋恚、愚痴的断尽,完成生死的解脱,不受后有。至此,悉达多依次的完成正觉、离贪及解脱,圆满四圣谛之三转、十二行,自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等正觉)。因为此时的悉达多已经彻底的觉悟、解脱,所以自称为buddha佛陀(意为已经觉悟的人)。

5、转法轮

佛陀正觉、离贪、解脱证菩提之后,因为年纪尚轻,不易得到一般大众的信任,所以到鹿野苑,先为未正觉时的五位跟随者,即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圣谛」,此称之为「初转法轮」。紧接着又度化了富家子耶舍,以及其亲朋好友等共五十四位比丘,而成为六十位比丘的僧团。往后在六年间,陆续度化了着名的有舍利弗、摩诃目犍连、大迦叶。

佛陀住世说法共四十五年,为了宣扬正觉、解脱的教法,走遍了恒河两岸,以憍萨罗国(Kosā)、摩揭陀国(agadha)和毗舍离国(Vai?āli)为主要的宣法中心,曾在憍萨罗舍卫城的只园精舍说法约25年。佛陀一生度化了许多弟子,其中杰出的弟子有舍利弗(智能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迦旃延(议论第一)、阿尼律陀(天眼第一)等。

6、入灭

佛陀80岁时,在毗舍离城患重病,当年雨季过后,偕弟子向西北行,打算为一生行化过的地方,做最后的开示及寻礼。佛陀在路途中,食用了铜匠纯陀(da)供养的「栴檀树菌茸」(Sukara-addava)之后,似乎是因为食物不洁或中毒,忽然得了严重的血痢(可能是现代的赤痢dysentery),腹泻剧痛几乎濒临于死,但佛陀摄持于心,忍受无有怨言。此后,佛陀勉强走到拘尸那罗(Kāra,末罗国之一邑)附近的树林,已无法再支撑,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之间铺下卧具,佛陀头部朝北躺下,向右侧偃卧,告知弟子们即将入涅盘。此时,阿难守候在佛陀身边,聆听最后的教诲。当夜,传说年纪已有百二十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Subhadda)请佛开示,当晚须跋陀罗即见法、证道,成为佛陀的最后度化的弟子。

根据南传铜鍱部觉音论师着作之《善见律毗婆沙》『序品』的说法,佛陀是在二月十五日平旦(凌晨)时,在拘尸那罗附近的娑罗双树间入灭。火化后的舍利(遗骨),由释迦族相近血缘的东方八个氏族带回建塔供养。据『长阿含游行经』的记载,这八个氏族各为末罗族的波婆国、跋离族的遮罗颇国、拘利族的罗摩伽国、婆罗门族的毘留提国、释种族的迦毘罗卫、离车族的毘舍离国、阿阇世王族的摩竭陀国、末罗族的拘尸那罗国。除了由八族兴建的舍利塔以外,再加上主持分舍利的香姓dro?a婆罗门建于战主国的瓶塔(供奉分佛舍利的瓶),以及毕钵罗pipphavana聚落的末利oliya族人,建了供奉火化残余碳灰的炭塔,总共有十塔。

7、结集法教

佛陀住世时诸大弟子中,辅助佛陀教化最有力者是舍利弗、目犍连,两位圣弟子被后世尊称为双贤弟子,但二大圣弟子在佛入灭前,即已入灭。佛入灭当时,僧团的大长老摩诃迦叶(ahā-kā?yapa)为了见佛陀,正从瞻波国前往拘尸那罗,途中闻佛已入灭,而赶往拘尸那罗,并代表僧团为佛举火荼毘。二个月后,大迦叶在摩竭陀国阿阇世王支持下,召集了五百名阿罗汉,在王舍城的七叶窟安居三个月,并共同结集出佛陀的教法,史称「五百结集」,

三、印度佛教发展的主要阶段

按照历史分期,印度佛教大致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后期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分初期、后期)、密教四个历史阶段。

原始佛教(佛陀正觉後至佛灭当年「第一次结集」;b.c.432~387)

根本佛教(「第一次结集」至佛灭后百年「第二次结集」;b.c.38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