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废井田,开阡陌。”允许人们开荒。
《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的灌溉渠道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
开阡陌封疆明显比井田制更有优势,也更得民心。
商鞅变法后使得秦国国力产生质的变化,一跃成为七国之首。
这才有能力吞并六国。
“先生的意思是,于民耕种?”
赢政斟酌了一番之后,面露难色地说道。
让百姓都有地种,说起来是简单。
但根本问题在于,地不在百姓手里,也不在他手里。
而是在氏族豪绅们手里!
范季说道:“不错,而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收回土地所有权。”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这么做,就是要明确土地属国家所有。
而自耕农和贵族地主只拥有土地使用权和占有权。
可以拥有,但不能买卖。
这样一来,赢政就成了最大的地主。
至于太后嘛那就是最大的地主母!
赢政沉吟道:“收回土地,再分拨土地,确实是个办法,可问题是,就算土地分拨下去,又怎么能够保证百姓生活会得到改变?”
古代朝廷的的经济主要来源于税收!
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不管你干不干活,都是要交税的。
这就是所谓的“人头税”!
虽然“人头税”一词是从西汉时期传出来的,但是早在西周末年,“人头税”就已经开始萌芽。
到了赢政这个时候,税收更是猛如虎。
但又不能不收。
不收税,国家哪儿有钱?
没有钱,怎么搞建设搞发展?
怎么平定周边蛮夷的侵扰?
而对于百姓来说,这个“人头税”,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要从十五岁交到五六十岁。
每年交一百二十钱,商人和奴婢二百四十钱。
范季这样的人家大业大,他是不在乎这点钱的。
但那些普通百姓不行。
要想天下安定,就需要给他们减轻税收,缓解压力。
赢嬴政顿时犯了难。
范季的意思他听懂了。
但如果不收税了,国家财政又会出问题。
赢政颇具深意地看着范季:“要是有什么办法,能够不影响收税,又能缓解百姓压力的话……那就好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