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点公司运行的无人机蜂巢送货项目,对这一方面的画面运输和距离感就非常的好。
智能算法已经非常的成熟。
刘森在不停的进行这方面的编程,框架搭建。
其实这些他完全可以让手下人去做,但是这也是他自己的爱好。
有时亲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玩意,还是非常的有趣的。
而他感兴趣的大项目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他需要等等其他的人的进度。
比如火箭项目,太空项目。
他要带动大家一起进步。
不然全部他一个人完成这些项目,其他人如看天书,那么到最后难道公司就靠他一个人,国家也靠他一个。
全部搞无人化流水线,人工智能辅助他研究生产。
他这么堆科技,带动不了国家发展,带动不了人类的发展。
反而会把人类推向深渊。
那会让所有人都追赶不上,所有人都看不懂技术,知识就会断层。
最终就会导致没有任何人会再去努力,毕竟刘森轻易就把所有的物质基础推到最高级。
整个社会所有人都将不再劳动,不再缺少物质需求。
这个就是过度的拔苗助长。
“老板,参数修改后进过计算,眼镜显示屏能够满足最多1000度的矫正。”
刘森听到小点的报告,很高兴。
这就说明他这个项目基本可以适配绝大多数人。毕竟超过一千度近视的人非常非常的少,这些人基本可以算做事病人了。
因为超过基本就需要进行治疗了。
“小点,把每个度数的镜片生产的数据形成一个图表,并且获取亿点医院和医疗器械公司相关的数据,完善这个数据,为每一个客户配带有度数的屏幕眼镜提供保障。”
“老板已经完成了收录整理。”
“把这个数据发给医疗器械公司,让他们根据这个数据开发一款专用配屏幕眼镜的仪器。”
“老板,已经生产并发送。”
“给玻璃公司的总经理龚荣涛也发一份数据,让他们作为生产依据。”
“老板,已发送。”
刘森思考了一会,再次吩咐道:“小点,帮我把这些理论和数据整理一下形成一份论文。”
“好的,老板。”
小点没有犹豫,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刘森让小点写论文其实就是突发奇想,平时的工作处理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论文的写作要求可是非常的高,首先就是要逻辑性非常的强,还要承上启下,还要有推理,其他知识点的引用。
如果不是小点写,他自己也要写。
毕竟集团内部搞了一个技术资料库,而且还搞了论文期刊,他自己作为创始人,同时也是集团的首席技术官。
肯定需要做好表率作用的,同时也能给其他人一些想法借鉴。
刘森虽然让小点帮助些论文,但是他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只能是做为一个小的测试,毕竟前面小点就通过一定的规律提出了新的意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