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之间的战斗愈发激烈,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力量与技巧的碰撞,他们打得酣畅淋漓、难解难分,渐渐地,双方竟然都忘却了自己原本肩负的重要作战任务。
徐晃率领着他的军队在白马城外稳稳地安下营帐,并筑起坚固的营寨。自此之后,每日清晨,徐晃都会如同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士兵点卯那般,准时向文丑发起挑战。而文丑呢,对于这场接连不断的激战也是兴致勃勃,乐在其中,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徐晃的对决之中,甚至对赵王袁绍下达的紧急集结令都置若罔闻。
辛评见状,心急如焚地劝谏道:“将军啊!您且看那徐晃所率之兵数量稀少,我们只需稍稍施展一些巧妙的计谋,便可轻易地从这白马城脱身而出,去执行大王交代的重要任务。”然而,文丑却长长地叹息一声,回应道:“辛参军,难道您不清楚赵军目前存在的弱点吗?倘若任由徐晃带领着重斧营赶赴朝歌会战,那么赵军在战场上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局势恐怕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听到这番话,辛评不禁露出一丝苦笑,无奈地问道:“即便如此,可大王亲自颁发的集结令又该如何是好呢?违抗军令可不是小事啊!”
这时,文丑一脸严肃,郑重其事地叮嘱辛评说:“此事就交由你来处理吧。你速速前往大王那里如实汇报当前的战况,告诉他我定会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也要死死拖住徐晃以及他的重斧军,绝不让他们有机会增援朝歌会战。”
辛评一脸无奈之色,但也深知此事紧急且重要,于是他狠狠一甩马鞭,驱使胯下骏马加速前行,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如疾风般向着朝歌疾驰而去。一路上,辛评心急如焚,只盼能尽快将文丑的判断告知袁绍。
终于,辛评抵达朝歌,见到了袁绍。他来不及歇息,赶忙上前禀报。袁绍静静地听完辛评的解释后,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着。然而,经过一番思考,他发现自己确实找不到任何理由去责备文丑,毕竟文丑也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的判断。
此时,辛评见袁绍陷入沉思,便开口提议道:“大王,如今局势紧迫,而您膝下的三位公子皆怀有一颗为国效力之心。依臣之见,倒不如让他们前往军前效力,或许能为此次战事带来转机。”
袁绍听闻此言,不禁有些迟疑起来。他缓缓说道:“尚儿尚未加冠成年,如此行事,岂不是有拔苗助长之嫌?我实在担心他无法承受军中艰苦。”
辛评见状,连忙拱手解释道:“大王啊,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公子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若一直闲置在家,那才是真正的埋没人才啊!况且,军中历练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
袁绍听后,觉得辛评所言不无道理。最终,他当机立断,吩咐辛评立刻动身前往邯郸,携带诏令命袁谭、袁熙和袁尚这三兄弟速速赶赴朝歌大营,听候调遣。
当袁绍向朝歌大营增兵的消息如疾风一般传入城中后,整个城池都仿佛被这股紧张的气氛所笼罩。就在这时,戏志才脚步匆匆地来到了秦子玉所在之处。
他神色凝重,拱手行礼后急切地开口道:“主公啊!那赵王袁绍实在是不讲武德,竟然妄图以其强大的兵力将我们的朝歌重重包围起来。眼下形势危急,咱们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果断采取措施,针锋相对地调动兵马,否则一旦陷入被动,后果不堪设想啊!”戏志才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忧虑之色。
秦子玉闻言却是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说道:“军师既然如此坚定地认为应当增兵,想来心中已然有了周全的调兵计划。既然如此,就不必再卖关子啦,直说吧,您打算调遣何人前来增援?”
戏志才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此次袁绍出征,身旁跟随着田丰和沮授这等智谋之士,所以依臣之见,咱们必须请文和先生前来助阵,方可与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