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嘴角微微上扬,轻笑一声说道:“嗯,时间也差不多了,咱们还是先去吃早饭吧!毕竟今天可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哦!”
饭后,大家纷纷约定前往酒楼。由于明日便是开业大典,武大郎并未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而是与众人一起前去帮忙。
经过一番精心布置后,此刻的酒家门口已然变得热闹非凡。潘金莲还雇佣马车在大街上来回走,车身上挂着大红的条幅,以此进行宣传。
这一奇思妙想出自潘金莲之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整个阳谷县的百姓都知晓了明日即将开业的酒楼,更是巧妙地制造了悬念——店名并未公之于众,仅告知了具体位置。
在人们好奇心的驱使下,想必不少人都会前来一探究竟。此外,还有一大亮点值得一提,那便是说书人。
而这位说书人,正是他们买下的仆人石福。潘金莲见他聪明伶俐,又识得字,便特意安排他担任这一职务。
在顾客们享用美食之际,潘金莲便精心策划让石福登上讲台说书。
这些书籍皆由潘金莲委托他人购入,其中不乏各种神话传说、三国风云以及隋唐英雄传奇等等;此外,还有部分历史故事源自潘金莲自身的记忆。
例如:杨家将的英勇事迹以及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的风起云涌等等。如此一来,不仅充实了这些人的精神世界,更在无形中激发起他们内心的血性。
今日,潘金莲特别嘱咐石福坐在门边,尝试先行讲解一小段,观察周边路人们的反应。
石福悠然端坐于一张小巧的桌子前,手持折扇,缓缓展开,开始述说那遥不可及却又惊心动魄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故事。他的嗓音低沉且极具磁性,宛若引领众人穿越时光,重回那个战乱频仍、饥馑遍地的岁月。
石福的面部表情,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瞬息万变。他时而瞪大双眼,满脸惊恐;时而眉头紧蹙,满脸哀伤。
他以一种栩栩如生、绘声绘色的方式描述着人们为了苟延残喘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惨状,令听众们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与此同时,潘金莲却静静地端坐在一旁,宛如一座沉默的雕塑。
她的眼神时而凝视着石福,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洞察故事背后的深意;时而又眺望远方,似乎陷入了对某个遥远时空的沉思。她那若有所思的神情,让人不禁好奇她究竟在思考些什么。
随着故事逐渐推向高潮,紧张压抑的氛围如同沉甸甸的乌云压顶而来。听众们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那个充满恐惧和绝望的时代。
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愤愤不平的神色,有的人甚至怒目圆睁,面目狰狞,仿佛恨不得时光倒流,亲自投身于那场与外族的殊死搏斗之中。
当石福讲述到胡人所到之处,无不血雨腥风,他们不仅残忍地屠杀青壮年,还将女人留作白天取乐、夜晚果腹之用,甚至连年幼的孩童也成为他们口中的美味佳肴时,周围的人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和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