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六百八十章 变戏法(1 / 2)

庙会上的活动很多,凡是上了点年纪的,大都聚在戏台后面,看别人化妆。

其实,戏剧演员化妆不单止小孩子好奇,就是很多年轻人也会感觉神秘。这需要分为好几步完成,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台后工作,别人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戏剧。

根据在场的化妆人员介绍,第一步就是拍彩,俗称打粉底、拍彩,青衣扮相通常会用嫩肉色的油彩打底色,目的是纠正脸色。然后就是拍红,开始上面红,便于突出脸部整体轮廓,特别是鼻梁和颧骨,更好地塑造人物脸部的立体感。接着定妆,俗称大白脸,此时用散粉进行定妆,对油彩起到固定的作用。第四步扫红,粉状的胭脂抹上腮红,定完妆后的脸看起来粉嫩自然。随后就是元宝嘴、画眉眼、勒头和戴头面。

大家了解之后才能发现,他们台上的风光,都是台下无数心酸换来的。每一个职业,都有它们的难处,就如别人口中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样。

一个小家伙趁大家没注意,偷偷给自己涂上一点化妆的油膏,大家注意的时候,那家伙已经变成大花猫了。

“呵呵!这些小家伙的好奇心太重了。”李泉笑道。

“小心你老子看见了,被打就惨了。”周福荣也开玩笑道。

那小子居然一点不担心,理直气壮地回答:“周叔你就别瞎担心了,今天大人不打孩子的。”

其他人听了,惊诧的同时也觉得有道理,今天的确不宜跟孩子对着干。难怪这小子口气那么大,那么嚣张,感情早就吃了定心丸。

除了唱戏之外,还有道士表演的变戏法,也就是中国传统上的魔术,同样吸引大家的目光,尤其是小孩子。

“我看看这些道士的魔术厉害,还是强子你的厉害。”蔡志文今天也出来玩。其实,今天楚家寨周边村落的空闲人员都涌过来了。因此整个楚家寨算是人满为患。

“他们厉害吧!”楚家强自己知道自家情况,自己所谓的魔术,其实就是依赖山河图,将东西拿走,以及放出来。压根就不大会魔术。跟这些玩变戏法的祖宗相比,就落了下乘。

变戏法又称“耍把戏”、“幻术”,现在称“魔术”。戏法有大、小之分:“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屠人截马”等戏法要有大型道具、多人配合,为大戏法;一两个人随身带些小道具,拉开场子就能表演的,如“仙人摘豆”、“金杯入地”、“连环解套”、“空碗来鱼”等戏法,为小戏法。过去。有些艺人常常走街串巷,在三五个小童和驻足的行人面前表演,就地收些小钱。

“跟现代魔术蓬勃发展,热度流行相比。中国传统的变戏法就显得没落了。其实不是传统变戏法不精彩,而是很多变戏法的师傅传统思想严重,不愿意全部手艺传下来,造成不少绝技失传。”洪老十分遗憾地说道。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记录了汴梁城戏法艺人张九哥。张九哥最为拿手的戏法是把一柄锋利的剑吞下去。只留剑柄在口外,须臾功夫。再把剑从口中抽出,当场劈石断发。这在当时十分轰动,传为奇观。而如今,这个变戏法最正宗变法早就失传。就连戏法艺人的基础戏法“仙人摘豆”都差点失传,让人嘘唏不已。

戏法艺人最常表演的是“仙人摘豆”、“金杯入地”。“仙人摘豆”是初学者的必修课,为练习手法的基本功夫;“金杯入地”指在一块布的遮盖之下使杯子消失,再变出来时,杯子则盛桃盛李,恍如天赐。

而今天道士给大家表演的,也正是仙人摘豆跟金杯入地两项基础戏法。

只见那个变戏法的道士双手十指分开,手心手背都让观众看清楚,以示未藏任何东西,然后用拇指与食指捏揉几下之后,吹一口“仙气”便揉出一个小红豆来。

“好!”这时候,不知谁很给面子地大喊一声,其他人也纷纷拍手叫好。

道士显然很满意大家的表现,随后将几粒比黄豆略大的红色蜡球儿拿在手中,在桌上的两碗之间变来变去,一点儿也不露破绽。

在场很多人都看得心痒难耐,瞪大眼睛,个个都想看清楚道士是怎么弄得。

“大家别眨眼睛了,,放到碗里,然后用布遮住,装模作样地念了几下,最后猛地将布扯开,大家就看到满碗的豆子。

大家先是呆住,随后才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样的表演的确精彩,连楚家强也这样觉得,尽管刚才他已经看出门道了。

等金杯入地表演完,大家显然还没满足眼福。一个游客询问:“还有没有更精彩的?还没看够呢!”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要求再来。

然而,那道士穷驴技穷了,那里还有表演?他只好讪讪一笑:“各位,各位,戏法表演到此结束。”

“楚叔叔,你也变魔术给我们看看吧!”苗火的两个小家伙加上顾老师的小祖宗将矛头指向楚家强。

其他人一听,才记得这家伙也会变魔术的,趁这个机会,让大家过足眼瘾最好了。因此,大家都纷纷赞同三个小家伙的提议。

楚家强看了一眼那个道士,说道:“这不好吧?以后有机会的。”现在表演,总感觉有点拆人家台的味道,很不地道呀!

“有什么不好?正好大家看不过瘾,你补上刚刚好,赶紧上去,搞出点新意出来瞧瞧。”周福荣将楚家强推出去。

正在楚家强踌躇之际,一个老道士从里面走出来,刚才那个小道士立马恭敬地立在身边叫师傅。大家一看,暗道这回有好戏看啦,师傅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