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杨为民带着秘书来到东城区公安分局,直接找到了公安局局长,向他询问关于易中海的具体情况。
局长原本以为在电话里拒绝了杨为民的请求,这件事就暂时告一段落了,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杨为民竟如此心急,刚挂电话没过多久,他就直接过来了。
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正厅级的干部,现在亲自上门询问,虽说不是跟自己一个系统的,但毕竟都在官场上混,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于是局长拿起电话打给了郭涛,让他过来给杨厂长讲解一下易中海现在的情况。
说实话,郭涛在听完电话后,是不怎么愿意的,他是知道易中海跟杨厂长之间的关系的,现在易中海干出了这般天怒人怨的事情,那这个杨为民估计也不是什么好玩意。
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呀,郭涛纵使再不乐意,也只能硬着头皮来到局长办公室。
局长见郭涛来了,立马给杨为民介绍起来。
“杨厂长,这就是我们公安局负责刑侦的副局长郭涛,郭涛,这位就是第三轧钢厂的厂长杨为民,他这次过来是专门为了了解易中海的案子的。
易中海的案子是你在负责,你就简单的给杨厂长说说吧。”
郭涛:“好的,局长。”
杨为民:“郭副局长,那就有劳了。”
郭涛:“杨厂长,这说的哪里的话,这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
这个易中海是被人实名举报,他所涉及到的,三个案子,私自倒卖何雨柱、赵解放的工位;侵占赵解放的抚恤金;侵占何雨水的生活费。
这三个案子,经过我们的调查取证,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三个案子均为事实,而且我们也已经掌握了完整的证据链,人证物证齐全。
并且我们已经把案子全部移交给法院审判了,估计过不了几天,法院那边应该就有结果了。
情况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杨厂长,你看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杨为民:“郭副局长,既然公安局这边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那我没什么好问的了,一切交给法律处理。
今天有很多人到轧钢厂门口举横幅要求开除易中海,可是我们却什么都不知道,这才只能上门来询问情况,不然也不好处理易中海。
既然情况都了解了,那我就不打扰了,先告辞了。”
局长:“好的,杨厂长,你慢走,有什么情况可以随时跟我们联系。”
郭涛:“是的,杨厂长,你慢走。”
杨厂长也算是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立马就赶回轧钢厂。
其实杨厂长心里一直都很想知道究竟是谁去举报的易中海,但他并不傻,绝不会轻易地直接去询问郭涛。
毕竟,人家是否会告诉他还是个未知数,如果真的问出口,对方可能会误以为他有私下报复举报人的意图。
毕竟保护举报人的信息,那也是公安局应该做的,杨为民知道他自己在公安局那边的面子还没有那么大。
然而,杨为民确实非常渴望找出那个举报人,虽然不至于私下报复,但该有的敲打还是很需要的。
无论易中海是否属于他的人,这种举报行为在没有提前通知轧钢厂的情况下,使得轧钢厂和他本人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
幸运的是,如今已经掌握了具体情况,只需将易中海开除即可,轧钢厂的形象也算能够勉强得以维护。
当杨为民返回轧钢厂时,他立即召集了全厂所有科长级别及以上的干部们举行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如何处理易中海的问题。
实际上,关于易中海的处理结果早已确定下来,毕竟杨厂长已经在公安局那边证实了易中海所犯的这些事都是真实的,且证据齐全。
既然如此,那关于易中海的结局就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直接开除,永不录用。
而杨厂长之所以还坚持要召开这个会议,一方面是为了彰显民主决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所有干部共同承担起开除易中海这一决定的责任。
通过集体讨论和决策,可以避免个人独断专行,并确保处理结果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
同时,这也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旨在向外界展示轧钢厂对于此类事件的严肃态度和公正处理方式。
这个会议开得确实很匆忙,结束得也很突然,整个会议只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
杨厂长站在台上,神情严肃地讲述着易中海的情况。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同志们,我刚才已经在公安局了解到了关于易中海的详细情况。
易中海作为我们轧钢厂的六级钳工,不思为轧钢厂,为国家做贡献,反而利用自己管事大爷的职务,私自倒卖何雨柱、赵解放的工位,获利超七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