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2章 你看这个番茄它又红又圆52(1 / 2)

也不怪袁老爷子和小陈这么大反应。毕竟,最开始小陈可是抱着测验仪器的心态来测验种子的。

看着袁老爷子在回研究所后,对着莫林的资料那么纠结,小陈自己倒是没有多想。

他觉得这就是老一代科研人的特质,看待什么都认真过头了,对待这些明显不太可能的事情居然烦恼这么久。

小陈倒不是断言那个叫莫林的女学生一定就蓄意欺骗、在数据上造了假,只是蔬菜育种这件事,在没有严格控制好各项变量进行研究时,本就充满了各种偶然性。

杂交出了品种,和培育出全新的品种,两件事还是具有很大差异的。

担心袁老今晚要愁这件事情愁得睡不着觉,小陈这才主动请缨,「咱们研究所不是刚批下来了一台新机器吗?是根据农业部颁布的新一代品种纯度测定方法而研发生产的测序电泳系统,可以很快检测种子的基因型。咱们就当解决您的疑惑,也是试验下新机器。」

闻言,袁老爷子也觉得是个方法。他站起身来,感兴趣地看着小陈叫上了不少其他研究员,发动起机器来。

不管是电泳仪、pcR仪、高速冷冻离心机还是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袁老每次看都觉得十足的新奇。随着他年岁渐长,很多新出的设备都只能交给年轻人,但他每次都会尽力学习基本操作。

作为苦过的人,每每看到实验室这些先进的设备,袁老都有诸多感慨。

在他们的年代,别说分析种子的机器,就连灌溉的机器都没有,只能自己挑水到实验田。碰上白天生活用水量供应不足的时候,还得在晚上摸黑浇。

上面拨不下经费的时候,买不起恒温箱,他就只能利用家里的火炕来育种实验。一旦稍控制不好火候,就白费了好多天的辛苦。

就连番茄育种中最需要的各品种种子,当时也十分稀缺。

袁老年轻时想了个「损招」:在每次出国交流时,只要吃到番茄,就偷偷把籽吐到纸上保存起来带回国。

凭着这样和日常的搜集,他终于拥有了两千多个番茄品种进行杂交培育。

这样在科研上一路摸索的人,才不会漏掉任何可能性。

如果莫林在面试时遇到的是其他的更年轻的研究员,她的资料可能不会得到这么高的重视。

但显然,现在的情况是得到了重视,但未免有些重视过头了。

实验室的人越来越多,简直忙了个人仰马翻。

期间也只有袁老实在撑不住了,在研究所的值班室睡了一小会儿。其他年轻些的研究员们,简直像打了兴奋剂一般,一个赛一个的亢奋。

他们有预感,通过这些资料和种子,他们接下来的育种工作将取得重大突破。

小陈简直快把剩下的种子供起来了。他心里不由得埋怨那个叫莫林的学生,这存放得也太马虎了,几乎是用塑料袋一套就完事,连透气孔都没戳。

写了个入库说明,小陈赶紧把剩下的种子放进研究所的种子库进行临时存放。里面温度、湿度、流通条件等都是经过最科学的设定,可比莫林的随意一放强太多了。

在高强度不停轮班忙了两三天后,袁老爷子觉得自己还是有些恍惚。就感觉自己就是去路边随手捡了块石头,最后经过分析是失传已久的文物一般。

他不由得再次询问小陈,「我们真的没搞错?」

小陈已经回答了好多遍,「能鉴定的,我们已经通过蛋白质电泳和同工酶电泳等生化标记鉴定法进行过品种鉴定了,接下来需要直接鉴定品种的dNA分子本身。现在不说能打包票,但是概率极大。」

说到这里,小陈也沉不住气,「差太多材料了,c大的人到底在干嘛,办事效率怎么这么低!我们现在急需大量种子母本父本的材料进行检测研究。」

「你什么时候通知c大的?」

「半小时前!」

袁老爷子闻言也有些沉默了,就半小时的时间,飞都没法从c大飞到研究所。更别提之前莫林提过,原始植株是种在她老家的。这耗时,再怎么也要两三天吧?

虽然他也很急迫,但现在也只能等待了。

两人都陷入焦虑却无奈的等待之中,没想到没等几分钟,内线电话响了。

「你们认不认识一个叫莫林的学生?是个小姑娘,好像在找你们实验室的人,说是送材料的。」拨过来的是其他课题组的同事,她也是转述传达室那边的通知。

毕竟研究所这种地方,出入打卡格外严格,也不是谁都能随意进出的。

「认识认识认识!」小陈一叠声地喊着,「她在哪里,我马上去接她!」

「我也去!」实验室内,此起彼伏地举起了手。

莫林挺有先见之明,察觉到自己培育出的番茄的价值后,第一时间就回家收拾实验素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