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舱室自外向内依次为,填充了密封空心轻质金属管材的舱室,空舱,和填充了既能防水又可吸收冲击力的橡胶等材料的舱室。
在水平防御方面,“浙江”级主要依靠单层平甲式装甲甲板,位置在主甲板层,装甲的最大厚度为35毫米。
在侧舷主装甲带的两端,还分别设有最大厚度为50毫米的横向装甲水密主隔舱壁,与装甲带和装甲甲板互相连接,共同构成了保护舰体核心部分的装甲盒。
舰上还设有完善的注排水系统,以及消防等损管系统。
“浙江”级的主炮塔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其正面和炮座装甲的厚度为70毫米,侧面和后部的装甲为55毫米,顶部的装甲厚40毫米。
其他部位的装甲情况主要为,指挥塔侧面装甲厚85毫米,顶部为40毫米,烟道装甲的最大厚度为30毫米。
“浙江”级的动力系统,采用四套齿轮减速式蒸汽轮机,四轴推进,配套装有十座高压重油专烧水管式锅炉。
最大输出功率为105,000马力,设计航速33.3节,以15节航速可最多续航7,000海里。
舰上除了主炮以外,还装有四门单装1920年型40倍径76毫米高射炮,和四座双联装1925年型70倍径37毫米高射炮。
舰体的两舷处,则各装有一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每舰编有官兵702人。
作为华夏设计建造的首型条约型巡洋舰,“浙江”级虽然不可避免的存在有许多不足,但在整体上还是令国防军感到满意的。
鉴于在条约的诸多限制下,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已是难能可贵,因此海军决定坚持这种比较省吨位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发展更多的战舰。
于是,自1925年10月起,新一批次的一等巡洋舰陆续开始在海军的各家造船厂中投入建造,而其数量则多达八艘之多。
这八舰属于同一级别,分别为“云南”号、“四川”号、“陕西”号、“卫康”号、“甘肃”号、“青海”号、“湖北”号和“河南”号。
八舰的建造工作至1930年5月全部完成,雷州和胶州两造船厂各承建了三艘,大连和钦州厂各负责一艘,单舰平均造价约852万华元。
“云南”级一等巡洋舰的整体设计和各项配置,基本延承了“浙江”级,但在局部进行了一些改进。
主要包括采用方形舰艉取代原本的巡洋舰艉,并在动力系统中加装了两台用于低速巡航的柴油机。
还有就是为了进一步的减重,在建造中广泛的运用了焊接技术,节省下来的吨位则被利用到增加舰体的水下防护上。
因此相较于“浙江”级,“云南”级增设了一道弧形的25毫米厚的纵向装甲隔舱壁,由两道装甲舱壁共同组成了一层间隔结构。
这就使得,在三层防雷舱室的内侧,又多出了一层密闭的装甲水密舱,进一步的增强了舰体的水下防护性能。
经过上述改进后,“云南”级一等巡洋舰的全长为191米,宽19.7米,吃水5.4米,标准排水量9,220吨,正常编制为710名官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