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事件当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恐怕当属美国对德宣战,从此正式加入到了这场世界大战之中。
美国的参战其实并不十分出人意料,因为在此之前该国便有着十分醒目的“拉偏架”的嫌疑。
美国偏向协约国集团的情形是很明显的,但德国人为了尽可能的避免美国参战,还是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
特别是德国在美国民众中,不遗余力的鼓吹和平,使得美国国内的风向始终倾向于继续保持中立的姿态。
然而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美国当局认为下场“摘桃子”,捞取战利品的时机已渐成熟,而协约国特别是英国方面也对美国的加入愈发感到迫不及待。
就在这种“只欠东风”的情形下,反倒是从德国方面送来了“神助攻”。
或许是德国对美国参战担心得有些昏了头,竟然想到了用拉拢墨西哥的办法来牵制美国,而发出的相关电报却被英国截获并破译,后者也当仁不让的将此事捅给了美国人。
与这起“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几乎同时发生的,还有受困于英国海上封锁的德国,在已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终于宣布了施行无限制潜艇战。
在这两个事件的叠加之下,美国当局终于寻到了梦寐以求的最佳借口,激愤的宣布与德国断交。
美国的民众则在政府的大肆宣传下,亦对德国人的行为怒不可遏,反德情绪不断高涨,由此美国走向战争的势头已然不可逆转。
在此情形下,美国依照《太平洋条约》与华夏展开了磋商,表达了己方“迫不得已”参战的立场,在寻求谅解和支持的同时,也邀请华夏一同对德宣战。
其实在这场战争中,德国的舰船和潜艇对中立国商船进行无差别攻击已不是第一次了,华夏的商船就曾遭遇过这类的袭击。
后来在华夏的强烈抗议,和德国的赔礼道歉下此事才算了结,从此华夏方面也刻意的控制了己方的船只,尽量减少了在印度洋以西的活动。
而对于此次美国人的提议,陈沅琪领导下的华夏当局在经过考虑后,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坚持原有的既定政策。
他们对美方的决意表示理解,同时明确了华夏依旧选择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中立,暂时不会加入战局,并且将依照与美国之间的条约约定,对参战后的美国保持善意的中立。
美国人对于华夏的决定也表达了尊重,随后在得到这位准盟友的谅解后,于4月正式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从而站在协约国一方加入了这场大战。
美国这个工业大国的参战,无疑将左右着战争局势的走向,并且受其影响,又有一众国家也纷纷跟进对德奥宣战,其中以美洲国家居多。
然而,承平已久的美国人若要大举开赴战场,还有很多的准备要做,至少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形成战斗力直接投入战斗。
而在这之前,另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则更为迅速且直接的作用到了欧洲战局,甚至很可能会令美国的参战变得微不足道。
这一系列事件,就是沙俄这个庞大帝国最终走向凋零的过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