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只要这两个敌人,特别是沙俄坚持不退出战争,对于同盟国来说终究仍是巨大的牵制,需要从根本上想办法解决。
总而言之,当1915年华夏最终宣布严守中立时,战事虽然在总体上落入了僵局,实则对于处在欧陆中心地带的德奥两国来说,也就意味着无法打破被多面夹击的困境,和来自协约国外线的封锁。
因此,若战争持续下去,从长远来看,对于被困在内线,难以获得海外物资的同盟集团,是很不乐观的。
所以德国才更加热切的盼望着华夏的加入,以此从外部打破协约国的壁垒,来扭转同盟国日趋被动的局面。
只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人对华夏抱有的期望越来越高,可当失望的结果来临时,也就更加感到痛彻。
当然,在这之后,直到战争彻底终结之前,坚韧的德国人还是会想尽办法,继续尝试着各种让华夏加入己方阵营的努力,能否如愿,不妨拭目以待。
不过至少在眼下,华夏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已然确立,而且表现得十分坚定。
同时,陈沅琪领导下的华夏政府,还明确的表明了愿意与所有交战国家展开中立贸易,并且不设任何限制和歧视的立场。
对于这一点,参战各国皆表示了十分的欢迎。
因为随着战争时间的不断延长,各交战国在巨大的消耗面前,都渐有力不从心之感,急需大量且持续的物资补充,尤其是军火和其他工业制成品方面。
虽说参战的英、法、德等国,都是世界上一流的工业强国,但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当中,随着人力的海量损失以及动员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战各国大量的包括熟练工人在内的精壮劳力,皆被陆续征募投入到了前线,严重的影响了后方的生产。
再加之战火对物资的吞噬速度实在惊人,让这场战争最终的走势,在很大层面上将取决于交战双方各自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补血。
从这一点来说,欧洲战场以外具有较强工业实力的国家,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而在当前的世界中,像这样的国家就只有美国和华夏,日本也勉强能算上是一个。
其中日本本身就属于协约国集团,美国的偏向性也在逐渐的明显化,这就是欧洲列强们,都一直在努力争取华夏加入己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是,尽管华夏愿意继续保持与所有参战国之间的贸易,但实际上对于交战双方来说,能从中得到的实惠却是大相径庭。
原因依旧是由两边的地缘位置所决定的,只有身在外线,掌握着制海权和航运自由的协约国集团,才能充分享受到贸易带来的输血。
而处在欧陆中央,被敌方封锁着的德奥同盟国,却难以获此便利,除非他们能想到更好的把物资运到己方国内的良策。
【唉,近来家中事牵扯不少精力和时间,更新只能尽量保证,请读者见谅。
再过一个月,本书就将满一年了,其实故事内容也已日近末尾了。
提过多次的是,本书实属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旧念,并不很在乎其他,但文中所涉及的资料和数据一定力求严谨,故而反复查证耗时颇多,成文进度难以再提高。
另外,应一些读者的要求,最近会抽时间把本书开头之前曾删除掉的章节进行整理,集中在本卷末尾快速发出,或许能弥补一些缺失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