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海战之后,交战双方皆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华夏海军凭借着整体实力上的优势,以及维修保障上的便利,迅速的恢复了活力。
海战结束当天,华夏的中轻型舰只编队就重新开始了,在旅顺周边海域的监视和巡逻活动。
几天后,大型舰只也陆续“复工”,恢复了日常的到旅顺外海的“打卡”报到。
沙俄旅顺分舰队这边,在经过这一场血拼消耗之后,元气大伤,面对愈发频繁上门挑衅的华夏舰队,只得采取忍耐蛰伏的对策。
对于敌方“认怂”的态度,华夏海军也没有什么更好的破解办法。
只能加强对旅顺的封锁,并组织了多次阻塞布雷,先将其看紧再等待下一次决战的机会。
与此同时,在旅顺的陆上战场,第二集团军在完成休整之后,也开始了向金州地峡以西以南地区的继续推进。
对此,沙俄守军在斯米尔诺夫中将的统一指挥下,采取了节节抗击,尽可能迟滞对方的脚步,但为了保存有限的兵力又不死守到底的策略。
沙俄军队的这种打法很考验人的耐心,经过这一步一战的向前推进后,至3月底第二集团军才相继攻占了三十里堡和革鍼堡,旅大半岛的腹地终于展现在眼前。
战斗打到了这里,沙俄人就需要作出抉择了,若其仍要对每一处都坚持据守的话,他们将可能会面临部分守军被断后包围的境地。
于是,经过认真考虑之后,沙俄将领们只得放弃了北面和东边的防区,转而将兵力集中向西南方向的旅顺城外围。
就这样,第二集团军于4月初时,在几乎未遭到任何阻力的情况下,相继进占了旅大半岛的北部沿海地区,以及大连港。
失去大连港对于旅顺分舰队来说,是又一个不小的损失,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活动范围和生存空间被进一步的压缩。
而沙俄军队在撤离上述地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扬了其大肆劫掠的“传统”,也正是他们的这些做法,以及其他更恶劣的暴行,让其占领过的地区上的百姓们深受其苦。
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不得人心的沙俄军队,很难得到当地人的帮助,除了那些几乎已经快被人遗忘的前清遗族们。
当第二集团军开进大连后,他们惊奇的发现,那里的港口设施,仓库和铁路场站等,都基本完好无损,华夏军队可以十分方便的加以利用。
只不过,在大连港能被充分使用之前,海军还要先清除掉周边海域的水雷。这些水雷,可是当初经过华俄双方共同努力的“成果”。
旅顺陆上战事的进展虽不是很快,但仍逐步的发展到了旅顺城的外围地域,那里的沙俄守军,其密度已非别处可比,防守也更为顽强。
第二集团军的推进速度因此大为降低,但并不是止步不前。
尽管进攻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因为沙俄计划中的陆上要塞完工程度不高,使得其在防守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守军的伤亡也自然随之增加。
如此这样磨下去,缺少永久化阵地作支撑的守军,终难一直坚守下去,旅顺被攻占也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