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章 触之不及(2 / 2)

青年人的手起刀落,血水顺着雨水,染红了整个路面。

宁次不明白青年为何如此果断,又在果断之后,义无反顾的跃下悬崖。悬崖数尺,落下,击不起一丝水声,雨不停,风不止,一切就如没发生过那边,有序进行。

归鹊不归。

“我已是边缘,祗园精舍之钟声,奏诸行无常之响。”

又想和空:“目欲穷变世,心行止远未。人间频更替,无动是真情。”

老人的笑靥浮现,他手中的一支试管,担起来的是多少人的希望,一片碧云覆盖的是多少肮脏,信件中抖落出一张千元纸钞,左下角的点点猩红似乎还在散发味道,四角向内卷曲,背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小字“物无好坏,物亦无善恶,好坏自在人心,善恶亦然。”

抖开那份遗书,黄色和白色拼接在一起,最上面的部分看起来是有些年头了。

“当有人看到这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

“我这一生应简淡清廉,又膝下无儿女。”

“并无甚么可以留于后世之物,只是这一腔热血,总希望有人能够知晓。”

这时和空的字迹还算工整,几乎看不见一丝印象中的影子,宁次回想起老人那龙飞凤舞的两个大字“和空”。

接下来是一大段自白,似乎是先生青年时期所书,满篇充斥着青年人的志向与抱负,一腔热血,但又考虑到这是封遗书,又不得不在语气中混上庄重严肃,和格格不入的凄凉与哀伤。

“我要做的事,是会改变时代的事!”

“我要做的变革,是会在历史留名的变革!”

他确是改革者,但为何人过中年,却改变方向,转身做起了研究?先生的青年世代,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丰功伟绩的作为,为何要被一纸化名所遮盖,又变成避之不及之物?宁次不解,书中亦没有提及。

往下,是较新的纸张,深沉的话语中带着些机灵活泼的俏皮句,又有不经意间流露的忧国忧民,和将死之人无所作为之遗憾,再往后,纸张不再泛黄,这是他对后半生所专注之研究的评价,确是中肯,但又少不了些骄傲。

末句收尾。

“你好,再见。”

后附一首小诗:“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