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田田中,碧波荡漾里。
仙子出水来,朝霞引为衣。
藕臂轻摇,拨春水,弄佳期。
愿为好妇煮羹糜,君子何处觅?”
一阵欢快婉转的歌声,飘在满是荷花的湖面上。歌声来自一叶小舟,舟上,三五个村女一边打闹,嬉戏,一边将新采的荷叶,莲花,小心翼翼的摆放到渔舟里。少女唱的,正是来自汉水江边的民谣,名作《采莲曲》。曲中借采莲抒发少女怀春,想要嫁给心上人,与其厮守的情思。
这般外露奔放,直抒胸意的歌儿自两宋之后,便少在民间传唱。彼时大周打败元朝,逼退蒙古人,便以酷法礼教约束平民,对女子多有束缚,即便是山歌小曲儿,亦不许唱靡靡之音。
这种情况持续了数百年,直到周显宗之后,诸侯分立,中洲再次陷入战国割据,才渐渐被打破。
听着舟上少女们的嬉笑打骂,河岸边,一个正自洗手的高大僧人不禁摇了摇头。
“世人终日耽于酒色财气,男欢女爱,却不知红颜易老,昨日黄花终变成明日枯骨,若不能抛开俗念一心修行,活这一遭,匆匆数十载,与那猪狗蝼蚁又有何分别?”
话音刚落,便只见一个形容猥琐的中年男子对其笑道:“小师傅,你年纪轻轻,未尝过人间雨露,便说出这番话,未免可惜。须知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你连人间的苦与甜都未尝试过,便口口声声说出世,未免太肤浅。”
“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么.....”那僧人口中喃喃念着这句话,随即迷茫的望着那中年男子道:“阁下所言与家师所说的差不多,敢问何为人道,小僧要如何修得?”
那猥琐男子立时发出一串淫笑,赶忙伸手拉过那少年僧人道:“小师父,以您这样的姿色,想在如今世道,尝尽繁华甘苦,那也容易,您只需与老夫走,老夫到时候为您谋个专好您这一口的大人物,到时候,不管是吃的穿的玩的,应有尽有,取之不尽,您享用过后,自然便能了悟人生之乐趣!”
那少年僧人闻言,不觉皱了皱眉,似在思索什么。
中年男子见状,赶忙拉着他道:“小师父您还犹豫什么?错过这次,只怕你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再去享受荣华富贵了。”
说着,半拉半请的将那僧人拉进了一口三匹马才能拉动的大马车内。
一进到车里,便只见里面黑漆漆的,只依稀从外面透进一点光。僧人一眼便看到车上坐了三五个年纪轻轻的少女,长得都还算秀丽,但大多衣衫褴褛,满面憔悴。好不容易在角落处寻到一个和自己同性别的少年,却见对方亦是身量纤细,面若好女。
他不禁疑惑道:“各位都是要去修行的么?”
他问完话,却并没有一个人回答他,只有马车外的那中年汉子探进头来道:“小师父,你可不要说话打扰他们,他们亦在修道哩。”
僧人闻言,赶忙双手合十道:“原来如此,是贫僧失礼了。”
中年男人不禁冷哼一声,喃喃道了句:“蠢材。”随即挥动马鞭,架着马车而去。
池塘边,细柳下,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黑衣少年,三五下啃完手中的林檎果,随即玩味的瞧向身旁的白衣书生道:“想不到这世上,还有比你更呆的人,堂堂一个男子汉,竟被拐子给拐走了。”
那白衣书生闻言不禁脸上微红,反斥道:“我哪有这么呆?倒是那拐子,他为何连那小师父也拐?那小师父虽说长得相貌堂堂,但也不是女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