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说能种就能种,我从书上看到的。”苏若清一脸得意的说道,这都多亏了前世的她喜欢看些杂书,这花菇的种植方法就是从《王祯农书》上看到的,没错,就是原木砍花法。
椴木花菇是香菇的一种,而原木砍花法就是种植香菇的方法。
南宋庆元县龙岩村有一叫吴三的农民,后人尊称为“吴三公”,就是他无意中发现倒木皮层被刀斧砍过之后的疤痕处会生长出一种可供食用的菌菇,后来经过他反复研究和实践,终于得出了一套人工培植香菇的“砍花法”。
“娘,所以我才没让玉珩哥和哥哥出声,偷摸在那片地方做了标记,等明天我们三个早早上山去,把剩下的断木和小花菇一起带回来。我先在家试试,若是真的种出来了,这花菇可是能卖大价钱的。”
她没说出口,若是真的让她培植成功了,那她还有更大的一步棋呢。
严氏几人听了她的话,都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件好事。
下晌,黄秋儿几个果然来了,花朵一般的小姑娘嘻嘻哈哈的挤作一团,嚷嚷着让苏若清教她们烧笋酱。
苏若清笑呵呵的把她们带进厨房,说道:“笋子我都剥好洗好了,你们照着我接下来的步骤做就行。”说着,她手下麻利的把笋子切成丁,放在一旁的碗里备用。接着拿过一旁的猪肉边切边说:“这猪肉要瘦一点,不能太肥,也一应切成丁,可以切大一些。”
切好猪肉,她把才摘下来的新鲜香菜和小葱切成小段,一旁的小碗里放上八角,香叶,桂皮,一勺花椒。切好的海椒丁,蒜蓉,生姜丁另外放在一边。
“这些都切好了,咱们起锅烧油。把香料都倒进去。”,小火慢慢的炸着,等小葱香菜变成金黄了,苏若清把锅里的香料都用笊篱捞了出来,然后把海椒丁,蒜蓉,生姜丁全部放进去翻炒。等香味出来后,苏若清把切好的肉丁全部倒了进去,等肉丁也完全炒熟了,再倒入切好的笋丁继续翻炒。
她一边翻动着锅铲一边说:“秋儿把那坛白酒递给我。”
接过黄秋儿递过来的白酒坛子,苏若清往锅里到了大约一碗半的量,又往里添了清水进去说道:“酒不能太多,不然味道就不香了。水一定要多一点。”
然后加入细盐、白砂糖、酱油和前些日子买的黄豆酱,又添了些五香粉进去。
“接下来就是用小火慢慢的炖,一定要用小火,不然就要粘锅了。熬一个时辰左右,就可以了。做这个酱一定不能心急的。行了,让它慢慢熬着,咱们出去说话。”苏若清把几个人带了出来,站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说着话。
聊了不一会,几个人就准备告辞了。
“等晚上我和我哥去给你们送些尝尝,要是觉得好,你们就按照我教的自己做了试试。”苏若清笑着说道,把几个小姑娘送到门外,几人也笑着应了。
吃过了晚饭,苏若清把熬好的笋酱装了几小瓦罐,叫上苏若淳一起给那几家都送了去。又多留出来三罐子,一罐子送去了何丰家,一罐子送去了小学堂给褚夫子,剩下的一瓦罐,两人带去了方家,顺便跟方玉珩商定了第二天去栖霞山的时辰。
次日一早,天还黑着,苏若清就带着哥哥和方玉珩举着火把上了栖霞山,直奔昨天标记好的地方。三个人各自挑了一段不那么长,又长着花菇的断木,轻轻地把小花菇都摘下来,再把断木放进竹筐里,背着下了山。如此反复几趟,天色大亮时,苏家的后院就多了六根黑褐色已经腐烂的断木,和六根没有生过花菇的断木。
那些还未来得及开伞的花菇被苏若清泡了一夜的水,苏若淳也按照断木的大小打了六个木架子,用来放置断木。
把打好的木架子安置在后院的一棵大树下,苏若淳把断木一截一截的放了上去,又把同等大小的没有生成花菇的断木用斧子砍出各种不同深度、斜度的疤痕。这些新的断木之前在山上就被雨水浸泡过,如今正和那些生过花菇的断木两根一起的放在木架子上。
苏若清把泡过花菇的水一遍一遍的浇在断木上,让它们在树荫下避免日头暴晒。只要旧的断木生出花菇,花菇开伞的时候,花菇孢子就会随风飘散到那些用斧子砍出来的木坎内,孢子在木坎内萌发,形成菌丝繁殖蔓延。这样一来,第二年菇木上就能生出新的花菇。
忙完这一系列的培植程序,就已经过去了三日。
苏若清不由得在心里暗赞自己:头脑发达,四肢也很发达嘛!
方玉珩跟苏若淳也夸赞道:“到底是清儿,脑子就是好使。”,苏若清听了偷笑,心里想着:等明年,还有让你们佩服的地方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