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婆子心情十分复杂,一时间竟忘了给王大花找茬。
刘婆子不找茬,有的是人找茬。
一个平日里跟何母关系比较好的婶子眼睛一撇,阴阳怪气道,“大花,你闺女哪来的钱给你买衣服和鞋子啊?”
自行车她没有问,因为她已经从何母口中知道,这是江宁讹的何家的。
王大花扫了一眼说话的老娘们,心里冷哼一声,别以为她不知道这老娘们是为何家那个老贱人出头呢。
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好脾气的回道,
“我家闺女不是在县里摆了个小馄饨摊子吗,生意还不错,这不刚挣了几块钱,我家囡囡就想花出去,去供销社给我买了布和鞋子,我拦都拦不住,哎,有个不听话的闺女可真是愁人。”
阴阳怪气的婶子撇撇嘴,嘴角挂着嘲讽的笑,“大花,你们的一碗馄饨卖多少钱啊,几天时间就能给你买一身衣服和鞋子了?”这是不相信王大花的说辞,故意下王大花的面子呢。
王大花才不怕她呢,她斜眼扫了一眼阴阳怪气的婶子,提高音量道,“也不贵,一碗馄饨也就三毛钱,你们以后要是去县里,可以去我家摊子上吃碗馄饨,不过,你们得早点儿去,不然排不上队。”
一群等着看王大花笑话的老娘们傻眼了。
一碗馄饨三毛钱?王大花还说不贵?
还说要去她家摊子吃馄饨要早点儿去排队?
不是王大花疯了就是她们耳朵出现问题了。
县里的那些小吃摊子,他们去县上的时候又不是没见过,在摊子上吃饭的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
像王大花说的需要排队,根本不可能。
这么一想,大家默契的认为是王大花为了面子在撒谎。
一个婶子打趣道,“大花,你家的馄饨摊子一天能卖出去几碗馄饨啊?”
这话一出,其他的婶子都捂嘴笑了。
王大花现在也算是在县里待过几天的老太太了,她可不愿跟这些没见识的老娘们一般见识。
她无视老娘们看好戏的眼神,淡声道,“也就百八十碗吧。”这还是她保守的说法。
她闺女的馄饨摊子除了第一天准备的比较少,卖出去的馄饨也比较少,其他时候一天最少要卖一百二三十碗呢。
啥!一天卖百八十碗?
这王大花可真是不要脸,连这样的大话都敢说出来,也不怕笑掉她们的大牙。
看来王大花在城里待了几天,都学会说大话了。
“大花,你莫不是糊涂了,一天百八十碗?你怕不是在做梦?”
一天百八十碗,一碗三毛钱,那么一天就要挣二三十块钱了?
城里一个正式工的工资一个月才二三十块钱,王大花的一个小吃摊子一天就能挣一个正式工一个月的工资?
这话她们可不相信。
王大花无视大家打趣的眼神,面无表情道,“我有没有说大话你们有时间去县上的和平街走一趟就知道了。”说完这话,她腿一抬,骑上自行车就走了。
等着看王大花笑话的婶子们:“……”
“王大花说的莫不是真的?”
“哼,一天挣二三十块,你们也敢信?反正我是不相信的,钱要真的那么好挣,大家都去县里摆馄饨摊子了。”阴阳怪气的婶子冷哼一声,扭着屁股走了。
其他的婶子也跟着回家了。
只有刘婆子神色不明,她也是唯一一个没笑话王大花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