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2章 宫宴-上(1 / 2)

姓杨,是杨芸儿在崔后面前绕不过去的原罪。

崔氏和杨氏的过节,杨芸儿并不是不知晓,可灵魂来自法治时代的她到底低估了崔后蛮横不讲理的程度。吃一堑长一智。

杨芸儿琢磨明白她于皇后宫中一开口便受辱的底层逻辑,便开始思索破局之法。

既然她和杨氏脱不了干系,那何不好好利用杨氏这个身份呢?她改变不了时代,但可以适应时代。

法治缺失下,躲避权势锋芒的最佳策略,莫过于借力打力,倚仗另一方的权势来为自己遮风挡雨。

反正,她现在姓杨。

洞悉了这层微妙关系,杨芸儿立刻付诸行动,将杨丽妃当做一名必须攻克的大客户来示好。

宫宴开席前,杨芸儿一直陪着杨丽妃。

听小黄门细述大傩仪时,杨芸儿时不时配合地插话打趣,逗得杨丽妃开怀大笑,浑身舒坦。

若说之前杨丽妃对她的怜悯仅因着同姓而做的表面功夫,那么现在,杨芸儿已成功引起了杨丽妃的注意。那一桩桩脱口而出的奇闻趣事,不仅引人入胜,还恰到好处的应景,且颇具新意。

有几则小故事让杨丽妃特意心动,她暗暗记在心中,准备回头陪景泰帝解闷时,也讲出来博个新鲜。

谁说文科生穿越古代就毫无优势可言?

即便无法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无法兼济天下,但也未尝不可独善其身。

杨芸儿凭借着口才和机智,总能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数,于逆境中博得一条稳妥生路。这也得益于上辈子刷题和打工磨练出的韧性。

除夕宫宴连着守岁,是一顿漫长的团圆饭,且规矩甚多。

开宴之前,景泰帝于前朝有诸多仪式,不需要后妃参加。因此大家会在各自宫中用些午点。而今日有幸进宫的命妇们,则被妥善安置在偏殿中歇息用膳。

杨芸儿此刻赖在杨丽妃宫中,自然而然地跟着杨丽妃蹭吃蹭喝。

谈生意嘛,吃吃喝喝间,正是增进感情的好机会。

杨芸儿敏锐的发觉,出身不高的杨丽妃待人接物的心态明显和出自高门的崔后是不同的路数。

崔后彻彻底底目无下尘,甚至以践踏地位卑微者为乐。而杨丽妃本身便起于草根,更愿意通过施舍来彰显自己今日不同的气度与风范。

故而,杨芸儿只需表现出对宫中之物的新奇与喜爱,吃得开心自然,这种看似随性而为的态度,较之张倩倩那种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伺候方式,反而更能赢得杨丽妃的好感与另眼相看。

在崔后宫中,杨丽妃一点错都不敢犯,而在丽妃这里,她略略犯些小错,反而可以用自己的小家见识反衬出杨丽妃今日的荣耀与成功,激起丽妃的共情。

找到与上位者相处的最佳方式,是保护自己、谋求发展的关键。杨芸儿故意漏出几个礼仪小破绽。

比如,她尝到一碗鹄羹,觉得味道极美,立即瞪大了眼睛连连称赞,样子特别真诚,还不折不挠追问方子。她甚至不顾宫中饮食节制的规矩,连喝了两碗。

当她想再喝第三碗时,杨丽妃终于忍不住了,笑着出面提醒这位小侄女,宫中美食虽好,但不可贪多,尤其是事不过三。

丽妃身边的掌事姑姑绿珠见娘娘心情颇好,也跟着上前好心补充道,宫宴规矩繁多,应尽量少用汤水以免御前失仪。

杨芸儿自然明白这些道理的,但她要把戏做足。

李泓暄心善有余,能力不足,杨芸儿必须抱住更粗的大腿,拓展更多人脉。而杨丽妃这个大客户必须拿住。

见杨丽妃和绿珠姑姑都发声提点自己,杨芸儿立即将她那十五岁的幼态外表优势发挥到极致。

此刻,她仿佛一名贪吃的小姑娘,挨了大人批评,有点不知所措。手上的调羹放下不舍不得,拿起又不妥,就那么僵着,一脸可爱的尴尬,直引得杨丽妃和绿珠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杨丽妃用帕子擦了擦嘴角,笑着为小侄女打圆场:“绿珠你且不要吓着她,这孩子也可怜见的,本就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大过年的好不容易进来一趟,在我这儿略略放松会子,也不打紧,喜欢就多喝一碗吧。”

绿珠姑姑立马接茬,笑眯眯的让宫人替杨芸儿又盛了一小碗,还不忘替杨丽妃炫耀起这鹄羹的来历:

“这羹外头可没有,这是娘娘前儿个闲了,听闻古方里有这道菜,本已失传了可惜,故而特意交代膳房的人去做,膳房几位老法师琢磨了好几天,终于赶在年前做了出来,今天才上的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