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从一个微末时就跟着陆瑾的军将开始了往文武全才的方向发展,当然能够出任该职位主要是因为其稳重的性格和深受陆瑾言传身教的履历。
民生司统管地方安抚与政务治理,重新组建五万人以内的队伍用于地方镇抚。
……
麾下原本的六都人马改编成了六军,军下为都,四到八都不等,都尉升格成了军指挥使,俗称军帅。
原来的澜江水军六万人成了这支队伍的骨干,很快将训练、作战等方面的内容也整规了下来。对于现在的陆瑾来说,他已经顾不上,也不用再操心这些细节。
十多万的军队,自然没法全部是水军,所以其中四军全部转为陆军。但名称依然是澜江水军,毕竟人不能忘本,他们原本就是水匪。至少现在没到变更的时候。
所以新的正规军力已经形成,逐渐整顿完毕的是十五万已经走上前台。
澜江水军第一军,指挥使沈青云,兵种,陆军。
澜江水军第二军,指挥使沈扬,兵种,水军。
澜江水军第三军,指挥使徐山,兵种,陆军。
澜江水军第四军,指挥使孟安,兵种,水军。
澜江水军第五军,指挥使陈冲,兵种,陆军。
澜江水军第六军,指挥使裴云瑞,兵种,陆军。
随着一系列人事任命的下发,大都督府从形式上看,逐渐正规了起来。
总体而言,澜江水军大都督府就是一个军政一体化的领导机构。
而且看起来就像个草台班子,现实也是。但陆瑾对于整个澜江水军的定义就是乱世中的一把利剑,随机而动。而不是因此为根基占地建国。
所以他愿意给自已的的嫡系班底历练的机会,就算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反正这里就是自已的试验田。
军政一体也有利于澜江水帮的快速机动和高效运转。
而澜江水军的下一个目标则是澜江上游南岸的池州。
陆瑾的意图就是要通过沿着澜江逆流而上,不断的攻占两岸土地,给身处江州的皇帝施加压力,迫使其北归。
陆瑾已经“昏迷”快一个月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后续的行动更是迫不及待。
“姐夫,你就不能给我封个官么?”沈言伦不服气道。人他也杀了,可现在仍旧没名没份。
“好好锻炼本事,你的官不在这里!”陆瑾笑道。
随着募兵诏令的下发,陆瑾这次回归就要正式建军了,有了诏令,更有数不清的财富,陆瑾对这支即将要建立的军队也寄予厚望。
从此以后,自已就有了两把剑,如果再加上叔父陆元戎的队伍,陆瑾一下子都不敢想了。
自已这么吊了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