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项羽何等勇猛?力拔山兮气盖世!正所谓‘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若是说冲锋陷阵、攻城拔寨,就是十个刘邦加起来,也不是项羽的对手!可是最后一代霸王,还是穷途末路,兵败于垓下,自刎于乌江!这说明什么?说明项羽只是可用之人,而绝非用人之人!”孙策解释道。
孙翊听得似懂非懂,又问道:“大哥,那何又为用人之人呢?莫非是刘邦吗?”
“不错,刘邦正是用人之人!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刘邦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刘邦不如萧何;连军百万、战必胜、攻必取,刘邦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刘邦能用之,所以他能取天下也!”孙策引经据典地说道。
孙翊似乎听懂了孙策的意思,可用之人便是为人主者,用人之人便是为人臣者。
原来在孙策眼里,自己只是可用之人,而绝非用人之人。
虽然孙翊心里有些不甘,也不承认自己并非用人之人,但他还是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更不敢顶撞孙策。
“大哥,小弟愿听大哥差遣!”孙翊口是心非地说道。
孙策点点头道:“三弟,希望你真的能够理解为兄的这番话,而不是敷衍塞责!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贱在自不量力、自以为是。所以大哥真的不希望你重蹈为兄,还有,还有父亲的覆辙!”
孙翊本是一介武夫,一心希望能够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更想继承父兄的遗愿,又岂是孙策三言两语就能劝得明白的?
他只是点头,却不说话。
孙策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三弟,可用之人若是当了用人之人,轻则身败名裂,重则家破人亡!就像大哥如今这般下场!所以大哥的话,你一定要谨记于心啊!”
孙翊点了点头,又问道:“大哥,那你打算把江东交给谁?”
孙策一听这话,倒也不急着告诉孙翊,反问道:“三弟,你觉得谁接管江东更为合适?”
孙翊想了想道:“那自然是要交给绍儿啊,子承父业嘛!绍儿年纪虽然小,但有我全力辅佐他,相信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孙策摇摇头道:“眼下江东只是偏安一隅,天下各路诸侯割据的局面,短期之内不会改变。我们外有强敌环伺,内部又矛盾重重,可谓内忧外患!如果让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来掌管江东,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大哥,那你打算把江东交给谁啊?”孙翊又继续追问道。
孙策侧眼看了看孙翊,不禁心中一阵苦笑。
这就是孙翊的风格,也是自己不喜欢他的原因。
若是换了别人,这还用问吗,不是你孙翊,又不是少公子孙绍,还剩下谁了?
除了孙权,再无别人了。
孙翊什么事都不愿意动脑筋,只喜欢问别人,就连最简单的事,他都懒的去思考。
但此时时间紧迫,孙策也没心思去责备孙翊,直接说道:“我准备把江东交给二弟孙权!”
孙翊其实潜意识里也想到是孙权了,只是还心怀侥幸,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孙翊是习武之人,所以在他眼里,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拔寨的才是英雄好汉。
而孙权在这方面显然跟孙翊不可相提并论,所以孙翊也一直看不起孙权。
一听说孙策要把江东交给孙权,孙翊不禁愤愤不平起来,说道:“大哥,想当年父亲人称江东猛虎,战场上人人谈之色变!你也人送外号小霸王,一鼓作气拿下了整个江东!可二哥并没有半点你和父亲的风采啊,一天像个娘们似的,带兵打仗根本就不行!把江东交给这样的人掌管,岂不让天下英雄耻笑吗?难道我们孙家没人了吗?”
“三弟,你说的不错,我和父亲都是能征惯战的英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父亲只活了三十七岁,我只活了二十六岁,这是为什么?争者末节也,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就是因为我们太能打了,所以才死的早啊!正所谓: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孙策有些激动地说道。
论口才,孙翊根本不是孙策的对手。
兵法方面,孙翊倒是略知一二。
此时一听孙策这般说辞,只好郁郁地说道:“那好吧,我一切听从大哥安排就是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