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战乱纷争中的魏国:历史的轮回与反思
二十三年,秦国再次把河外和封陵归还给我们,以示和解。哀王去世,儿子昭王继位。
昭王元年,秦国攻占我们的襄城。二年,我们与秦国交战,战局不利。三年,我们协助韩国攻击秦国,秦将白起在伊阙击败我们的军队,歼灭二十四万人。六年,我们把河东地方四百里割让给秦国。芒卯因为欺诈而受到重用。七年,秦国攻占我们六十一座城市。八年,秦昭王自称西帝,齐湣王自称东帝,一个多月后,他们又都恢复称王,放弃帝号。九年,秦国攻占我们新垣、曲阳两座城市。
十年,齐国灭亡宋国,宋王死在我们温地。十二年,我们与秦国、赵国、韩国、燕国一起攻击齐国,在济西击败齐军,湣王逃亡。只有燕国独自进入临菑。我们与秦王在西周举行会议。
十三年,秦国攻占我们的安城。军队到达大梁,然后撤退。十八年,秦国攻占郢城,楚王迁都到陈。
十九年,昭王去世,儿子安釐王继位。
安釐王元年,秦国攻占我们两座城市。二年,又攻占我们两座城市,军队驻扎在大梁城下,韩国来救援,我们把温地割让给秦国,以求和解。三年,秦国攻占我们四座城市,斩首四万人。四年,秦国击败我们和韩国、赵国,杀死十五万人,我们的将领芒卯战败逃亡。魏将段干子建议把南阳割让给秦国,以求和解。苏代对魏王说:“想要得到秦国官印的是段干子,想要得到土地的是秦国。现在大王让想要土地的人掌握官印,让想要官印的人掌握土地,魏国的土地就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而且,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像抱薪救火,薪材不尽,火势不灭。”魏王说:“你说得对,但是事情已经开始了,无法改变了。”苏代回答:“大王难道没看到赌博中枭棋之所以贵重的原因吗?因为有利就吃,不利就停止。现在大王说‘事情已经开始了,无法改变’,这难道不是大王的智慧还不如枭棋吗?”
九年,秦国攻占我们的怀城。十年,秦国的太子在外质时去世。十一年,秦国攻占我们的郪丘。
秦昭王对左右说:“现在韩国、魏国与最初相比,哪个更强?”左右回答:“不如最初强。”秦王说:“现在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相比,哪个更贤能?”左右回答:“不如孟尝、芒卯。”秦王说:“以孟尝、芒卯的贤能,率领强大的韩国、魏国攻击秦国,尚且无法对我怎么样。现在以无能的如耳、魏齐率领弱小的韩国、魏国攻击秦国,他们无法对我怎么样,这是很明显的。”左右都说:“非常正确。”中旗冯琴反驳说:“大王对天下的判断有误。当初晋国六卿时期,知氏最强大,消灭了范氏、中行氏,又率领韩国、魏国的军队围攻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不湛者三版。知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为参乘。知伯说:‘我之前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现在才知道。’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踩魏桓子,肘足接于车上,而知氏地分,身死国亡,为天下人所嘲笑。现在秦军虽然强大,但无法超过知氏;韩国、魏国虽然弱小,但还胜过在晋阳之下。这个时候正是他们用肘足的时候,希望大王不要轻举妄动!”于是秦王感到恐惧。
读完这段历史,让我们深感战乱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之深。魏国在诸侯之间生存,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战争不仅会带来人员和物资的损失,更会动摇一个国家的根基。
在这段历史中,魏国的君主们,有的英明神武,有的昏庸无能,他们的决策,直接影响了魏国的命运。而魏国的命运,又间接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往往取决于它的领导者。一个好的领导者,可以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而一个坏的领导者,则可能将国家带入深渊。
此外,这段历史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在利益面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变得如此脆弱,即使是亲人,也可能反目成仇。而战争,更是将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这让我们深感痛心,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
328、《战国策》中的智慧:外交、战争与人性的博弈
齐、楚两国联合起来攻击魏国,魏国派人向秦国求救,使者们络绎不绝,但是秦国的援军却没有到来。魏国有一个叫唐雎的人,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对魏王说:“请让我去西方游说秦王,让他们的军队在我离开之前出发。”魏王再次鞠躬,然后安排车辆送他前往。唐雎到达秦国后,拜见秦王。秦王说:“您这么大年纪还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真是辛苦了!魏国多次请求救援,我知道魏国的情况已经很紧急了。”唐雎回答说:“大王既然知道魏国的紧急情况,但是援军却没有出发,我私下认为是因为出谋划策的臣子们不够称职。魏国是一个拥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家,之所以向西侍奉秦国,自称是东方的属国,接受秦国的衣冠,春秋两季都向秦国进贡,是因为秦国的强大足以成为盟友。现在齐、楚的军队已经在魏国安阳邑的郊外会合,而秦国的援军还没有出发,也许是因为魏国的紧急情况还没有到达极限。如果等到魏国的情况变得非常紧急,他们可能会割地来加入合纵,大王您还去救援什么呢?必须等到危急时刻才去救援,这样就失去了一个作为东方属国的魏国,同时增强了齐、楚两个敌国,那么大王您有什么利益呢?”于是秦昭王立刻发兵救援魏国,魏国才恢复了安定。
赵国派人告诉魏王:“为我杀掉范痤,我愿意献上七十里的土地。”魏王说:“好的。”于是派官吏去捕捉范痤,将他围住但还没有杀掉。范痤趁机上屋顶,骑在屋檐上说:“与其用死去的范痤来交换土地,不如用活着的范痤来交换土地。如果我死了,赵国不给予大王土地,那么大王将怎么办呢?所以不如先与赵国约定割让土地,然后再杀掉我。”魏王说:“好。”于是范痤写信给信陵君说:“我曾是魏国的免相,赵国用土地来杀掉我,而魏王听之任之。如果强大的秦国也想要袭击赵国的欲望,那么你将怎么办?”信陵君将这件事告诉了魏王,并让他离开。
魏王因为秦国的救援,想要亲近秦国,攻击韩国,以夺回失去的土地。无忌对魏王说:
秦国与戎翟有相同的习俗,有虎狼般的心肠,贪婪狡猾,喜欢利益,不讲信义,不懂得礼义和德行。只要有利可图,就不顾亲戚兄弟,如同禽兽一般,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并不是因为有什么恩惠和德行。所以太后是母亲,却因为忧虑而死去;穰侯是舅舅,功劳非常大,但最后却被驱逐;两个弟弟没有犯罪,却被夺去了国家。对于亲戚都如此,更何况是仇敌之国呢?现在大王与秦国一起攻击韩国,使韩国更加亲近秦国,我非常困惑。如果大王不了解这些,那就是不明智;群臣没有告诉大王这些,那就是不忠诚。
现在韩国由一位女子扶持一位弱小的君主,内部混乱,外部与强大的秦国、魏国交战,大王认为韩国会灭亡吗?韩国灭亡后,秦国拥有郑地,与大梁、鄴地相邻,大王认为这样安全吗?大王想要夺回失去的土地,现在却背负着强大的秦国的威胁,大王认为这样有利吗?
秦国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国家,韩国灭亡后,秦国必然会有新的行动。新的行动必然会选择容易得到利益的地方,这样秦国就不会攻击楚国和赵国了。为什么呢?因为越过山川、渡过河流,攻击强大的赵国,这是重复阏与的事情,秦国不会这样做。如果通过河内,经过鄴、朝歌,渡过漳滏水,与赵国军队在邯郸郊外决战,这将会是知伯的灾祸,秦国又不敢这样做。攻击楚国,需要经过涉谷,行军三千里,攻击冥戹之塞,行军路线非常遥远,攻击难度非常大,秦国也不会这样做。如果通过河外,经过大梁,向上蔡、召陵进发,与楚国军队在陈郊决战,秦国又不敢这样做。所以说秦国必然不会攻击楚国和赵国,同时也不会攻击卫国和齐国。
读完这段历史,我深感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纷争与智慧。在齐、楚两国联合攻击魏国的情况下,魏国通过巧妙的游说和外交手段,最终得到了秦国的救援,稳定了国家局势。这让我认识到,在外交和战争中,智慧和谋略的重要性。
首先,魏国在面临危机时,派出九十多岁的唐雎游说秦王,成功地说服秦国出兵救援。唐雎运用了巧妙的言辞,揭示了魏国与秦国的共同利益,使秦国意识到救援魏国的重要性。这表明了在战争中,善于运用外交手段,可以达到比武力更有效的结果。
其次,范痤的例子也让我深思。他通过以土地为交换条件,成功地说服魏王放他一马。这一事件反映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利益的纠葛,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在利益面前,人们往往可以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最后,无忌对魏王的忠告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指出秦国与戎翟有相同的习俗,有虎狼般的心肠,贪婪狡猾,喜欢利益,不讲信义,不懂得礼义和德行。他提醒魏王,与秦国亲近可能会带来的危险。这让我们认识到,在外交和战争中,了解对方的性格和意图是非常重要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