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70章 大气层的操作(1 / 2)

“一张邮票,八分钱;一封信,查半年。”

这句俗语,生动地描述了,在体制内,写告状信所具有的超强“性价比”。

特别是匿名告状信。

还是在不透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通过书信的形式向有关当局或组织,报告某人或某组织的不当行为或违规行为。

只要是事实清楚、证据明确、讲述明白的,一般组织上,还是要查一下的。

那更是超雄。

这个写信告杨腾飞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宝贝儿子杨晓帆。

杨晓帆为什么要写匿名信,告自己的亲生父亲。甚至冒着“天打五雷轰”的危险,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行为。

他也是经过慎重考虑、周密计算、科学筹划的。

老爸杨腾飞费尽功夫,使上全力,甚至不惜押上自己的事业前途,帮助印刷厂拿到了第一批贷款。

从他的专业角度判断,是有很大胜算,是值得去做的。

当然也绝对不会是百分之百有把握,正如行长想的那样,多少有赌的成分。

不过他赌的目的是干大事、帮大忙、成大名。倒不是行长想的那样,单单是为了升职当官。

但杨晓帆不同,他是知道的,这件事情一定会成功,而且很成功。

杨腾飞考虑的只是,成功了可以扬眉吐气,证明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在业内留下个好名声。

而杨晓帆考虑的则是,如何谋求利益的最大值。既然付出了,就要有收获,而且还要尽可能取得最大的收获。

“儿子写书,父亲放贷。”

这件事情,随着新书大卖,印刷厂解禁秘密,银行方面也会关注。等这件事慢慢地发酵起来,肯定是瞒不住的。

那样就会出现很多极端的倾向性认为。

嫉妒的人会说。你明知道自己儿子的书可以火、可以大卖。还装的压力很大似的,搞什么调研,走什么特批,立什么军令状。

这些都是演的。就是为了揽功劳、出风头、谋业绩。

太假。

阴暗的人会说。儿子拿了稿费出版书籍,父亲帮助协调贷款印刷。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利益交换,是不是违反了法律?

一切都是假象。拿公家的钱,还个人的人情,如果书卖不动,印刷厂闯关失败,这损失还得让银行承担,

太黑。

对头,比如那个小“boss”则有可能说。虽然这次贷款的效果不错,但你儿子写书出版,你牵头放贷,多少是有些不合适。

一定要注意。信贷工作太敏感了,涉及到亲属的事宜,能不做尽量不要做,不然很容易招人非议。

太过。

还会有很多很、各种各样议论和非议。

为了避免这些,必须要提前把这些所有的关键因素曝光,让大家提前都知道,让有关部门认真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