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京中隐隐有些传闻,声称令崔景荣卸任的最大推手乃是在大同府传承了两百余年的代王。
时隔多年,对于当时的纷纷扰扰,崔景荣早已释怀,但宣府镇及大同镇军备废弛,将校粗鄙的情况仍然深深刻在其脑海中,经久不衰。
\"爱卿年事已过,朕本不应因为这些琐事劳烦爱卿,但如今我大明时局艰难,朕也只能厚着脸皮,请爱卿重回宣大。\"就在崔景荣内心思绪万千的时候,便听得朱由校略显歉意的低喃声从其耳畔旁响起。
抬头望去,正巧对上年轻天子那双清澈且真挚的眸子。
\"陛下厚爱!\"
\"老臣惶恐。\"
反应过来的崔景荣不顾身旁司礼监掌印的搀扶,颤颤巍巍跪倒在地,且声音颤抖的叩首道。
\"朕虽有心整饬宣大,但也知晓过犹不及的道理,故此爱卿到任之后倒是不必急于求成,以免弄巧成拙。\"在崔景荣有些惊喜的眼神中,案牍后的朱由校轻轻颔首,声音亲切。
九边军镇连年欠饷,国朝初年的屯田早已名存实亡,兼之军中将校\"世袭罔替\",故此这边镇整饬起来的难度怕是要比京营难上数倍不止。
对此,朱由校心中有着清楚的认知。
\"多谢陛下!\"见朱由校如此\"善解人意\",老成持重的崔景荣先是一愣,随即便重新跪倒在地,沙哑的声音已是有些颤抖。
事实上,前些年他刚刚就任宣大总督的时候,便意识到边镇问题之严重,并且事无巨细,尽数报予万历皇帝知晓。
只可惜彼时朝廷的注意力尽皆放在辽镇的建奴身上,并无太多人在意崔景荣的苦衷,相反作为朝野间的\"中立派\",崔景荣还受到了不少攻讦。
迫于各种各样的压力,\"势单力薄\"的崔景荣只能选择直接触碰军中将校的利益,试图力挽狂澜。
但他终究是低估了军中将校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不得不黯然回京。
此后,随着女真建奴于辽镇崛起,朝廷再无精力理会宣府及大同。
\"前些时日,朕整饬京营,顺藤摸瓜之后发现,大同及宣府两地或有旅蒙商人私下通敌,与塞外蒙古互通有无。\"
\"爱卿到任之后,倒是可以暗中搜集证据。\"
\"朕已命锦衣卫彻查此案。\"
就在崔景荣以为今日\"奏对\"已然结束,准备起身行礼告退的时候,朱由校清冷的声音如同一道惊雷,猛地在其耳畔旁炸响。
顷刻间,崔景荣满是褶皱的老脸便是肉眼可见的涨红起来,单薄的身躯也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着。
他才离开宣大几年?城中竟然有旅蒙商人不顾朝廷三令九申,私下与蒙古\"互通有无\"。
但很快,崔景荣浑浊的眸子中便涌现了些许光亮,急促的呼吸也是为之一滞。
他似乎明白了当时他在宣大整饬行伍的时候,为何遭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阻力。
乱臣贼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