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婆今年六十,长根侄子就要冲七十,其余三侄子,也是六十五往上走。
人还没到,花婆婆就把茶水准备好,温度正好合适。
上山有野茶树,家里小辈每年都会上山采几篓子回来,分给花婆婆两篓子。
大侄子们过来,喝的都是花婆婆专门炒的茶,可不是乡正大人碗里的陈茶。
“小姑,什么事,你就说吧。”
“新来的乡正大人来找我,刚走,依我看,咱们都日子怕是不清闲了。”
花婆婆详细说了乡正大人来找自己问的东西,让几位大侄子做好准备。
有根因为做了七年里正,脑子转的最快。
“我听说,这位乡正大人,是跟着新来的县令大人一起过来的,乡正大人的态度,就是县令大人态度。”
“不是说县令大人是被贬官过来的,怎么就一点都不怕?”
“老二,你蠢啊,没听小姑说,县令大人跟乡正大人是从北京京城来的,京城啊,那可是皇帝住的地。”
“那又怎样,不照样被贬过来了,要我说,这县令大人是从上边下来的,说不定还比不上上一位乡正大人。”
“好了好了,都别说了,让小姑说,我们听小姑的。”
几个大侄子吵完又巴巴的看着花婆婆,等她发话。
“你们看着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也不是县令肚子里的蛔虫,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乡正大人问了我那么多问题,又问我起房子的事情,又问咱们大刘乡去县里有没有近路。
我觉着,这位里正大人透露出来的意思,像是要长久在咱们大刘乡待着。”
一般官员的任期,都是三年到五年,不过是隔几年就会走的乡正,要是不好相处,躲着就好,五年时间熬熬就过去了。
可这位乡正,听着要待很久,这就不好了,乡正可是上了朝廷的官,要是得了乡正大人厌恶,日子终究是难过的。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