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处,臧霸神情骤然变得复杂起来。
太史慈从臧霸的眼神中,看到的是英雄卸甲时的落寞与无助;
周瑜从臧霸的眼神中看到的,却是一方霸主交出权力时的绝望与无助。
臧霸在长叹一声后,语气变得低落下来。
“如若…长此以往,某之泰山兵卒,或将解甲归田、马放南山,从此恐将成为田家翁焉。”
周瑜闻言,一改其人一贯之温文尔雅,而是拍案而起,对臧霸怒目而视、沉声怒喝。
“臧宣高!你麾下兵卒,呵呵,泰山人几何?青徐之黄巾贼又几何?你焉能不知乎!”
臧霸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周瑜竟然会骤起而发难。
臧霸更加想不到,平日文静爱笑的周瑜,一怒之下,竟有此等威势。
直至此时,臧霸方才想起来,周瑜非但是一名运筹帷幄的智能之士,更是一名亲率大军南征北战的无敌统帅。
正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孙策在渡江至历阳迎周瑜之前,不过占据了丹阳郡区区数县之地而已。
但孙策、周瑜合兵之后,如虎添翼的孙策,这才能够势如破竹,短短两年时间,孙策便攻下扬州五郡之地。
周瑜之威,可想而知。
是以,面对周瑜这骤然一怒,一时间,臧霸竟然懵了。
周瑜虽是反问,却并不给臧霸辩白的机会。
“臧宣高!你扪心自问!若非在官渡之战时你便提前依附于主公,又焉有你之今日?
青徐二州,乃大汉之青徐二州,主公许你代天子牧守,却非将青徐二州赐予你所有!若非有此二州之地,你焉能养活你麾下之部曲?
而今,青徐二州百废俱兴、日渐太平,你却出此大逆不道之言,你居心何在!”
太史慈默默站起身,右手悄悄扶上腰间环首刀的刀柄,左手则悄无声息地握住一把短匕。
周瑜这番话,怼得臧霸哑口无言。
后者数次欲言又止后,只好长叹一声,缓缓向周瑜下跪。
太史慈默默看着这一幕,站得如长矛一般笔直。
其人只见,臧霸向周瑜顿首行礼。
“大司农,劳驾君转告主公,某之初心始终未变,方才某之言亦绝非另有所指。某唯恐乱世难止、大汉江山难定耳。
主公若疑某心怀不轨,某这便交出部曲,率麾下同携家眷居于许都,余生永伴主公左右。”
太史慈闻言,悄无声息地将短匕藏起、右手缓缓离开刀柄,但依然昂立。
周瑜长叹一声,弯腰扶起臧霸。
“宣高兄,此绝非主公试探兄,实是兄部曲甚众、又管辖青徐,瑜唯恐兄做出不智之事也。”
臧霸站起身后,复又向周瑜躬身行礼。
“公瑾不必多言,某自知己以身陷嫌疑之地,便是公瑾不提,某而今亦常感寝食难安也。公瑾,不如…
某即刻护送家眷妻子(是指妻、子)赴许都、并向主公交出部曲,以明某之心迹。”
周瑜这才展颜一笑。
“宣高兄所言极是!若如此,则伏皇后、卫府上下必不再相疑也。”
臧霸也勉强笑了笑。
其实,赵旻在关中治水之时,钟繇所说的隐患,指的就是臧霸、陈登这两大半独立集团。
(建安)二十四年(西历
219年),(臧)霸遣别军在洛。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摘自《魏书之臧霸传》
臧霸时为徐州刺史,其所部为徐州兵,徐州兵和青州兵在曹操去世的敏感时期,竟然堂而皇之地鸣鼓而去,擅自归还本州。
这是性质极其恶劣的事件,其性质无异于造反!
前汉之时,开国功勋周勃之子周亚夫,在奉命讨伐七国之乱途中,就曾经在洛阳鸣鼓,以自壮声势、威慑作乱诸侯。
残唐之时,驻扎桂州(今广西桂林)的徐州戍兵擅自回归徐州,是为“庞勋之乱”。
由此可见,鸣鼓、擅去这两种行为,是带有宣战、叛乱性质的恶劣事件。
在此事之后,于翌年完成汉魏嬗代的曹丕,便开始了疯狂打击泰山群将的一系列行为。
最终,臧尹礼、吴敦、孙氏昆仲等人,甚至包括臧霸在内,或被曹丕借刀杀人,或被曹丕压制、或被曹丕架空…
总之,以臧霸为首的青徐军阀,最终都失去了威胁。
所以,熟知历史的赵旻,不可能不清楚这一天大隐患。其人只是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或者准确来说…
是因为狡兔未死,其人还不能烹走狗罢了。
解决这一问题之后,周瑜当即转移话题。
“宣高兄以为,管承此人如何?”
臧霸先是一惊,旋即释然。
“如此说来,管承早已与公孙度暗中勾结?难怪!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