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一百零八章 南北纷争起,疏浚白公渠8(2 / 2)

诚然如此,他们都被伏寿骗了,或者更准确来说,是他们都被伏寿带偏了。

苟哥竭尽全力,方才苦苦忍住、没有笑出声来。

因为早在3年前、官渡之战后的建安5年秋天,满宠便已经开始着手恢复、并重建长安城。

得益于赵旻安置流民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及潼关重建、郑国渠重修等多种因素刺激,关中人口开始断崖式增长。

其后,在卫府工坊、车马行、中原及凉州商贾、以及关中勤劳百姓们的不懈努力之下,不到半年,长安城便成为了关中货殖第1大城。

早在满宠赶去凉州武威郡之前,长安城便已初步恢复到其在中平元年(西历184年)黄巾之乱前的繁荣状态。

至少,长安城的城墙,以及长安城的人口,已经初步如昔日。

至于位于长安城内的宫城如今的状态,好险没反应过来的伏寿,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许都宫城内,南宫的长乐宫,便是赵旻仿照西汉长安宫城中的长乐宫所重建。

至于长安宫城中的主殿未央宫,以及汉武帝主持修建的明光宫、建章宫、北宫及桂宫…

由于赵旻主要将精力放在经济民生、1统天下上,因此这些宫殿,赵旻暂时尚未来得及修建。

但是!

这些宫殿的基础尚在,以如今赵旻对两汉纯木结构古建筑的精熟程度、卫府而今的人力财力及物力,重建这些宫殿,何需十年?

反正伏寿清楚,以自己爱郎的实力,完全重建这些宫殿,最多不过3年而已。

为了使刘协痛快答应迁都长安城,伏寿耍了1次心机。

综上所述,看穿这1切的赵旻,才会努力憋着笑。

但话说回来…

既然如今大汉还都于长安城,几乎已成定局。

那么,如何使关中辉煌、使长安城焕发出比许都还要蓬勃的生机,便成了赵旻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对此,赵旻早已想好了妙计。

如是般,在伏寿、赵旻2人的默契配合,云哥献上的神助攻帮助之下,关中水利体系重建、大汉还都于西京长安城这两桩大事,就此尘埃落定。

建安8年(西历203年)春的大汉,这犹然处于乱世之中的天下精彩纷呈:

袁绍正与公孙度争夺幽州辽西郡,至于袁绍的真实目的何在,此时恐怕惟有袁绍自己清楚。

刘备正准备攻下大汉最南端的交趾日南郡,为大汉开疆拓土…

刘备此时还不知,其人即将见识到,南洋那广袤无垠的汪洋、以及中土之外那数不清的小国。

孙权开始动员麾下臣属攻伐山越人。其人如今还不知道,自己实则是以饮鸩止渴的方式,建立国祚注定不会长久的孙吴基业。

而如今已稳居霸主之位、却果断“投降”朝廷的赵旻,则准备依靠兴修水利的方式,进1步发展大汉的经济民生。

至于被伏寿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大汉天子刘协,其人渐渐将希望寄托到自己的“亲儿子”刘嗣身上。

而且,刘协自以为,有朝1日,赵旻必将如同前汉那1手遮天的权臣霍光1般,被能力犹胜于汉宣帝的刘嗣狠狠地拿捏住,并最终导致常山赵氏的全族覆亡。

是以,当眉开眼笑的伏寿急匆匆来到长乐宫复命时,刘协对这1切志得意满。

只是,无论刘协还是伏寿都未发觉,他们背后那双忧心忡忡的眼睛。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溯至魏晋,孙权在无法占据洛阳,失去了“天命所在”的尴尬局面下,便不得不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来构建自己的“政治神话”,以此抗衡北方宣传的“天下之中”。

孙权选择的,即是“云气占”,构建所谓的“王者之气”。

这类迷信谶纬,经常以“紫气”“黄气”“黄旗紫盖”等形象出现。

风占、云占、鸟虫占是中古术数理论中的常见伎俩。自孙权开始,南方6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因为偏居1隅,法统上便凭空矮了中原政权1大截。在“东南偏安”的可耻局面中,便特别需要构建自己的政治神话、以此宣示正统,自欺欺人。

所谓的“东南天子气”、“金陵王气”等等,皆如此类。

(孙)权为将军时,(吴)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吴书吴范传》

换言之,“东南王气”理论,实际是南方统治者为了与北方的“天下之中”(土中)相抗衡、而编纂出的歪理邪说。

富春孙氏因为“孤微发迹”,文化水平很成问题。孙坚、孙策基本处在“半文盲”的状态,孙权虽然“粗通经传”,但在中原士大夫眼中,依然是个文盲。比如曹丕就在座中公开讥笑孙权“不知书”。

魏文帝善之,嘲(赵)咨曰:“吴王颇知学乎?”—韦曜《吴书》

因此,东吴宫廷中的巫蛊色彩与迷信氛围,也是3国之中最为浓郁的。

孙权对妖道、术士的宠佞,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他1生不曾立后,但晚年却在“神人授书”的情况下,立罪囚出身的潘氏为首任皇后。授书的神人王表,又是个巨骗,乃至被陈寿公开讥讽,贻笑后世。

是岁,神人授书,告以改年、立后。--《吴书吴主传》

孙权的迷信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愈发严重,最终到了“盗掘术士棺椁,求取陪葬神书”的荒谬地步。

(孙)权闻(赵)达有(神)书,求之不得,乃录问其女,及发棺无所得,法术绝焉。--《吴书赵达传》

东吴的末代君主孙皓,对于术数、谶纬也极端迷信。

孙皓的年号,完全围绕“神人下凡,祥瑞降世”的主题展开,比如“甘露”“凤凰”“宝鼎”“天玺”“天纪”“天册”等等。

在此背景下,孙氏编纂“东南王气”的理论,也就不足为怪了。孙皓甚至1度因为荆州出现了“王气”,而急匆匆迁都武昌(故江夏郡)。

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破扬州、而建业宫不利”,故(孙)晧徙武昌。--《汉晋春秋》

孙皓在建业与武昌间来回迁徙,摇摆不定。百姓徭役频繁,做歌谣自嘲“宁喝建业水,不吃武昌鱼;宁回建业死,不去武昌居”。

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吴书6凯传》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