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旻,此事一言为定?”
赵旻对此并不在意,于是其人颔首。
“大人,一言为定。”
反正距天下一统还早得很,赵旻先把这老头儿哄开心再说。
赵震果然很欣慰。
就在此时,赵虎飞奔而来。
“伯父、少君,宴席已准备妥当,族中耆老已至,陈留耆老正陆续赶来。”
赵震、赵旻这对族父子同时颔首。
赵震看向大侄子。
“阿旻,你我同去接待陈留耆老如何?”
赵震虽然专注于武道,却并非不谙世事、一心习武的武痴。
这一点,从赵震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兼且其人对天下苍生心怀怜悯便可看出。
何况赵旻有理由相信,赵云的武艺及韬略,大概率得自赵震亲传。
这二者之间,相似之处简直不要太多。
二者最大的区别,或许只在于赵震无心踏足乱世、以保护族人为第一要务;
而赵云则是寄希望于托身明主,以求兼济天下。
细究起来,二者之间其实并无高下之分,皆同样值得敬佩。
默默感慨一番之后,赵旻便跟随赵震来到陈留城赵府前院的宴会厅中。
此时此地,耿纪、张琨、严畯、龚都、刘辟等赵旻的陈留班底,皆已到齐。
虽然陈留这套班底的综合素质,比赵旻许都班底低了一个档次不止,但这套班底胜在忠诚度高。
东郡(濮阳、聊城西部)、陈留国(开封、商丘南部)、沛国(亳州、淮北)、九江郡(淮南西部、滁州、合肥)恰好构成一条中轴线,这是苟哥给自己预备好的后路。
未谋胜先谋败、先为自己留好退路再放手一搏,这就是苟哥猥琐的生存哲学。
综上所述,陈留国对赵旻而言至为关键,赵旻对陈留的经营,精细化程度犹在许都之上。
无论是各项新政的实施力度及成果,赵家与陈留各望族合力经营的陈留城诸多工坊,还是三学制的普及情况,在当今天下,陈留皆与许都属同一梯队。
注意:陈留只是省会,许都却是帝都。
对于赵旻而言,陈留郡相当于位面之子刘秀的冀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赵旻和陈留士族们,互相成就了彼此。
得益于此,陈留城一众士族耆老们,对赵旻极为拥戴。
以是故,这场晚宴的气氛便显得格外融洽。
当然了,以苟哥之猥琐,其人始终坚称:
西域今岁尚未安定,来年卫府仍需继续远征。
尽管如此,陈留众士族耆老们仍颇为满意。
因为赵旻已做出承诺:
来年开春之后,陈留商贾可随意赶赴西域,赵旻保证商路将畅通无阻。
赵旻心中其实还有个大胆的想法:
待收回荆州之后,赵旻将组建并训练水师(征用、训练蔡瑁的战舰及水军部曲)。
甚至,将来赵旻收回江东,便将收回华夏神州的两座宝岛,并开展大汉与南洋诸国之间的外贸。
其后赵旻将逐渐扩大海路航线,历经数代人、二百年的努力,最终将航线的终点定到条支国(即后世阿拉伯半岛)及红海。
惟其如此,通过转嫁国内危机、消化国内产能的方式,大汉的国祚才有可能延长到超过三百年。
注意:此事只是有可能。盖因封建王朝,乃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末期,腐朽是其必然趋势,此趋势无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言归正传,赵旻如今所能保证的,惟有西域商路畅通无阻而已,但陈留耆老对此已经心满意足。
平心而论,对于如今百废待兴的大汉而言,仅靠内需消费实则便足以使各地互通有无,赵旻能将丝绸之路打通,这已属于意外之喜。
遑论如今西域实际上已风平浪静、正迫切希望与大汉贸易畅通呢!
这时,一名花甲老人起身作揖。
“卫将军,老夫有一事不明,还望卫将军为老夫解惑。”
“丈人(秦汉时期对老年人的敬称,并非仅指岳父)但说无妨。”
“卫将军,老夫始终不明,三学制与察举制有何分别?”
赵旻心道:问得好!老子正准备详细解释三学制!
“丈人应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个概念在秦汉从未出现过,所以赵旻此言一出,便引得叫好一片。
“卫将军高屋建瓴!此言极是!”
“卫将军高瞻远瞩,此诚未雨绸缪之言!”
“卫将军,请继续讲!”
赵旻含笑抱拳后,继续朗声道。
“以是故,旻以为党锢之祸,非起于宦官专权,实则为士人过少、难成燎原之势也!”
实话实说,当年抗议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士人,数量并不算少,至少也有上万人之众。
但赵旻说得也没错。
如果抗议党锢之祸的士人有十万人,初登大宝、尚未成为后来那个罪大恶极之无道昏君的汉灵帝,是否会果断杀掉十常侍以平民愤呢?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此时此刻,这些糟老头子…咳咳,这些陈留士族耆老,显然大多都曾参与过天杀的汉灵帝初期那第二次党锢之祸,是以这些耆老对此深以为然。
“卫将军所言极是!当年某等势单力薄,故宦官方可如此为所欲为、一手遮天!”
“哼哼!假使近四十年前某等士人有十万…不!五万之众便足矣,则灵帝必将收回成命,兼且将当场处死罪恶滔天之十常侍!”
“老夫懂矣!卫将军之意为,使适龄学子皆有圣贤书可读,有先生可教,则我皇汉未来必无党锢之祸、乃至于必当中兴也!卫将军英明!”
一众糟老头子…咳咳,士族耆老们纷纷反应过来。
“卫将军英明!”
“卫将军一举切中我皇汉之要害!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
更有甚者…
“卫将军,请受老夫一拜!”
赵旻忙不迭扶起那名感动到要下跪的老头儿。
“丈人快快请起,旻仅有感于圣人之道曲高和寡、人心不古,故以三学制普及圣人之道耳!”
这名刚被赵旻扶起的耆老兀自激动不已。
其人振臂高呼。
“老夫必倾尽所能、资助陈留学子入学,以传播圣人之道!”
“老夫亦当如此!”
“哼哼!为宣扬我儒家圣人之道,老夫必不使你等专美于前!老夫愿为此倾尽所有!”
于是乎…
赵旻陷入幸福的烦恼之中。
其人连连作揖道。
“诸公、诸公!诸公不必如此,普及圣人之道,乃朝廷应尽之责也,诸公愿遣族中子弟入三学就读即可,万不可再因此而破费!”
那被赵旻亲自扶起的耆老对此颇不以为然。
“卫将军此言差矣!普及圣人之道,非止朝廷之责,亦为老夫等人应尽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