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章,咱们来看看:
刘备践祚后与诸葛亮的关系变化
刘备践祚至驾崩,前后不足3年(221-223)……
刘帮主好歹当了3年皇帝,这1点,其人比曹老板强…
曹老板1天都没当过,虽然其人被追为魏武,活着的时候也跟皇帝区别不大。
言归正传。
在此期间,君臣关系经历了1个从“提防”到“和解”的变化过程。
以历史背景而论,这当与刘备的猝死有关。
这要从诸葛亮升任丞相的问题谈起。
诸葛亮在刘备称帝之后荣登相位,乍看下似乎极受宠信,但实际并非如此。
这至少存在3个侧面佐证。
(1)人物凋0
刘备称帝之际(221),诸如关羽、黄忠、法正等功勋宿将或政坛新贵已经大量谢幕。
尤其是法正,生前1度官至蜀郡太守(郡治成都),兼领尚书令,“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其人处处压诸葛亮…又何止1头。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蜀书法正传》
尚书令地位奇高。
东汉的尚书台已经取代了两汉的3公9卿,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最高权力中枢。
而尚书令“总领纲纪,无所不统”。
以至于魏晋时期“录尚书事”、“领尚书事”的官员被视作实际意义上的宰相。
虽置3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3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理,犹加谴责。--《后汉书仲长统传》
应劭《汉官》云:“尚书令、左丞,总领纲纪,无所不统。仆射、右丞,掌禀假钱谷。”--《宋书百官志》
《宋书》,记载的是南朝刘宋历史。
换言之,如果法正等人彼时尚在,诸葛亮能否顺利升任丞相无疑存在变数。
(2)司徒与丞相并置
刘备在授予诸葛亮丞相职务时,还同时授予许靖司徒之职。
按照前、后汉书的记载,司徒与丞相实际是两汉对同1职务的不同称谓。
相国、丞相,皆秦官……(汉)哀帝元寿2年更名大司徒。--《汉书百官公卿表》
世祖(刘秀)即位,为大司徒,建武2十7年,去“大”。--《续汉书百官志》
考虑到《蜀书》没有刘备设置太尉、御史大夫的记载…
可知蜀汉立国之初,3公可能仅设司徒、丞相2职,且两个职务存在明显的重合关系。
章武元年夏4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蜀书先主传》
虽然许靖由于年龄老迈,长期充当“清谈不倦”1类的宫廷冗散,但这种安排背后,依然难免令人怀疑是否有制衡的用意。
(3)开府权
刘备生前,诸葛亮的丞相职务存在1个显著缺陷,就是没有开府权。
所谓“开府”,即臣僚自行组织1套行政班子,进行职权范围内的政务处理。
卫府便是赵旻开府建立的。
后世还有个叫李世民的,其人开了个“天策上将军府”,俗称“天策府”。
按两汉制度,3公具备开府之权,但求诸史料,并未发现诸葛亮在刘备生前有开府的相关记载。
那诸葛亮是何时获得开府之权的呢?
按《蜀书》记载,诸葛亮是在建兴元年(223)刘备死后才正式获得开府权的。
建兴元年,(刘禅)封(诸葛)亮武乡侯,开府治事。--《蜀书诸葛亮传》
显而易见,臣子开府,便拥有了(相对)独立于君权之外的军政大权。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宫中府中,俱为1体”,便是在隐喻这1问题。
或者说,3公权力之所以大,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地位尊崇,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开府治事的权力。
在此背景下,刘备授予诸葛亮丞相之位,却不肯授予诸葛亮开府之权,明显是心存猜忌,暗中提防,严格限制对方掌握过多权力。
那么诸葛亮在刘备生前,在丞相任上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呢?
求诸史料,诸葛亮在此期间负责的主要工作有2:
其1是留守后方;
其2是教导刘禅读书。
初,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魏略》
《诸葛亮集》记载,诸葛亮当时不仅需要负责刘禅的日常教育工作;
甚至,其人还要亲手抄写《申》、《韩》、《管子》、《6韬》1类的法家著作,向刘禅传授御下之道。
《申》即《申子》,韩国…都城为新郑的那个战国7雄之1的韩国国相申不害的著作。
管申之能,管是管子管夷吾,申即申不害。韩,即韩非子。
由此可见,刘帮主与曹老板1样,都尊崇法家法、术、势之道。
在汉末,这是寒门(士族中门第较低的地主)的1大特征。
间暇历观诸子及《6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6韬》1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诸葛亮集》
考虑到彼时的诸葛亮已贵为丞相,却无开府之权,还充当起伏案作业的抄书匠,教导的对象又是刘禅这种“凡下之主”。
呵呵。
这无疑是暴殄天物,甚至可能耽误其日常的政务工作。
以常理推断,这种安排恐怕很难令诸葛亮满意。
刘禅凡下之主,费祎中才之相,2人存亡,固无关于兴丧。--《魏氏春秋》
不出所料,刘备死后,诸葛亮立刻大权独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以至刘禅感叹“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至于之前的抄书工作,则再不见诸记载。
所以,云某极看不惯孔明这1点…
他这是典型的控制欲过强!
其人之所以能善终…
好吧,人家诸葛亮确实没私心,都是为了刘帮主的遗愿呐!
顷之,(诸葛亮)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蜀书诸葛亮传》
刘备践祚之后,对待诸葛亮可谓大材小用,尊崇其人却未尽其才。
最重要的原因,大抵是诸葛亮在军政问题上与刘备存在抵触。
刘备希冀对吴开战,重夺荆州,此1节史有明载;
而诸葛亮对此则持不同意见。
按刘备兵败之后,诸葛亮感叹“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来看,他对伐吴之役明显是不以为然的。
甚至…
君臣之间可能就此问题发生过冲突。
要知道,法正是诸葛政敌、宿敌、甚至可谓其人1生之敌!
章武2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蜀书法正传》
例证便是:
《诸葛亮传》对夷陵之战竟然不着1字,仅仅记载张飞死后诸葛亮代替其“领司隶校尉”,紧跟着便是“章武3年,先主于永安病笃”。
张飞卒后,(诸葛亮)领司隶校尉。章武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蜀书诸葛亮传》
张飞遇害,事在伐吴之役前夜;
刘备病笃,事在伐吴之役结束。
按此线索,《诸葛亮传》对伐吴之役的记载乃是彻底的空白。
先主伐吴,(张)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蜀书张飞传》
从这段空白记载中,不难看出彼时的诸葛亮已被完全孤立,甚至被刻意排除在了伐吴的决策圈之外。
考虑到他的丞相身份,这种安排明显悖于常理。
比较合理的猜想,就是诸葛亮曾就伐吴问题与刘备产生过严重分歧,因此遭到冷遇。
只不过碍于诸葛亮的地位,史官选择性忽略掉这段不愉快的记载。
实际如果不是因为刘备战败导致暴病身死,那么君臣之间的相互猜忌很可能还会再持续1段时间。
而恰恰由于刘禅幼弱,加之“益州疲弊,危急存亡”,刘备才不得不放下嫌隙,与诸葛亮达成和解。
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蜀汉政权的延续。
从某种意义上讲,刘备的意外猝死,提前结束了君臣之间的嫌隙局面,也为诸葛亮日后在3国舞台上大放异彩创造了外部条件。
唉!
罗先生是真懂3国啊!
可以如此看待此事:
诸葛亮,从刘帮主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接力棒,成为了刘帮主遗愿的达成者…
尽管其人未竟其功,在5丈原的秋风中,燃尽了自己的生命。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惜哉!悲哉!然…不亦壮乎?
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其实十分复杂,既不似演义作品描述般完美无瑕,也不同于后世的好事学者猜测般阴暗险恶。
在研究这1问题时,合理的做法,是抛开刘备与诸葛亮身上的英雄色彩,将2人视作有血有肉的人。
惟其如此,方可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并理解君臣之间的关系变化。
人有喜怒哀愁,有独立的精神意志,对待同1问题秉持不同看法并无足怪。
好尚或殊,情趣苟同,实系寻常。
刘备欲鲸吞吴会,报关公败亡之辱;
诸葛亮想北拒东和,令蜀汉存续不坠;
君臣各持己见,合作与牴牾并存。
限于宗法社会的时代背景,2者虽不免摩擦,但终归斗而不破,殊为不易。
在夷陵之战的空白记载下,隐藏着武侯的失意落拓;
在白帝托孤的诚挚言辞中,映射着刘备的心神无2。
茅庐之中,2人曾1度相见恨晚;
庙堂之上,君臣也1度嫌隙暗生。
这些在不同背景下迥然相异的情感流露,也正是历史人物的魅力所在。
在5丈原的秋风之中,诸葛亮临终之时,其人或许满怀愧疚,自感无颜在9泉之下见到故主刘备…
或许,当诸葛亮真可以在9泉之下见到刘备,后者或许仍会如当初3顾之时,对诸葛亮深深1揖后,复又豪迈大笑道。
“犬子幸赖孔明相助,且孔明已为备信大义于天下,备感激不尽!备略备薄酒,请先生与备共饮!”
我想,这才最符合豪气冲天、快意恩仇的刘帮主性格。
而孔明则痛哭流涕。
“亮愧对主公也!”
刘备那个1米72、大耳朵、长胳膊的小老头儿,或许会笑得缩成1团。
“先生谬矣!先生为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备惟有以酒相敬!休要多言!你我今日不醉无归!”
亮遂再拜,备大笑执其手,联袂而入…
1念及此,云某忍不住流泪。
罗贯中先生确实懂3国,他只字不提臧洪,又能准确把握住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云某对罗先生5体投地!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