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难不成行军打仗,只要会射箭、力气大就行了么?
当然不是。
图轻尘瞅了一眼楚思卿,心道:别卖关子了,大家都等着听你的想法呢。
楚明帝也一脸期待地看着侄女。
楚思卿在心里默默道:【做将才嘛,只会武力是不够的,还得有些兵法谋略。】
【之前大楚的武举只考武试,我看应当再增加一场文试,嗯…就考天文地理、军机阵法、军需扎营等。】
【武试的话,光考骑射和举鼎不行,还得增加兵器、互搏这些。】
……
王公大臣们顺着圣女的心声略一思考,都深以为然。
文官们早就觉着考武举容易,心下甚是不平,所以大多数人都赞同改革武举。
武将们这边,也不乏有人觉得通过武举考上的,大多都是些草包蛮夫,不堪重用,也有意改革武举。
文武百官们这回空前一致地赞同圣女的心声,很快便有几位官员站出来,把楚思卿的意思换着话提了出来。
“皇上,微臣有话要说,武举这么多年一直未有变革,选上的人才也不堪重用……”
“陛下,微臣以为,武举是该改革了,朝廷选的不是武夫,而是将才,所以对于考生的文韬武略,都是要考核的……”
“微臣附议,武举可增加一场文试,考天象、地形、营阵、火药、军需等,选出真正懂行军打仗的将才……”
“皇上,微臣认为,武试也要增加内容,比如兵器、互搏……”
……
总之,武举改革就这么发生了。
待文武百官在朝堂上商议好细则,经楚明帝通过之后,武举改革的内容就登上了民报。
随着这一期的民报传播到各个州县府衙,要考武举的人都惊呆了。
这、这武举怎么回事啊?这次居然一下子要考这么多……
让他们这些平时只练习骑射和举鼎的人咋办啊?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那些真正渴望成为将才,在行军打仗中取胜的人,自然不会拘泥于考试内容。
他们日日学习文韬武略,终将会有机会出头。
这一届武举有舅舅韩南星参加,楚思卿自然要亲自去围观。
很快就到了比试的日子,楚思卿早早地就催着爹娘,入宫去看武比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