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只是说周武王兵临朝歌城下,商纣王自焚而死,周武王入城后又杀死了妲己。
如果按照孔融的说法,那就是周武王想把妲己赏赐给周公,但周公说什么也不要,还说妲己是红颜祸水,留在世上只能是个祸害,周武王一看妲己不能留,便把她给杀了。
曹丕不但没有拒绝,还娶了甄宓做正室,明显没有周公睿智。
曹操没有杀甄宓,还让她做了自己的儿媳,也明显没有周武王贤明。
如果说甄宓是当年的妲己,曹操就是当年的周武王,曹丕就是当年的周公。
可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曹丕却是曹操的儿子。
而且袁熙是甄宓的前夫,如果袁熙是当年的商纣王,那袁绍、袁尚、袁谭又是谁?
曹操反复琢磨了很长时间,都觉得孔融这种比喻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只是自作聪明、故弄玄虚,想证明他比别人渊博。
进入邺城之后,曹操又开始了与袁氏三兄弟的较量。
由于连年战事,河北四州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曹操为了安抚当地百姓,又想出了一个禁酒的主意。
因为酒是粮食酿造的,但粮食可以当饭吃,酒却不能当饭吃,不但不能当饭吃,喝多了之后还会让人精神错乱,干下很多荒唐之事。
但曹操的禁酒令颁布得并不顺利,刚一开始就遭到了孔融的强烈反对。
孔融写了一篇名为《难曹公表制禁酒书》的文章,与曹操据理力争,也让天下好酒之人都与孔融产生了共鸣。
文章洋洋洒洒,列举了古往今来很多因喝酒而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其中的“酒之为德久矣!古先哲王,类帝桎宗,和神定人,以济万国,非酒莫以也。故天垂酒星之曜,地列酒泉之郡,人着旨酒之德。尧非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樊哙解厄鸿门,非彘肩卮酒,无以奋其怒;赵之厮养,东迎其王,非引卮酒,无以激其气;高祖非醉斩白蛇,无以畅其灵:景帝非醉幸唐姬,无以开中兴;袁盎非醇醪之力,无以脱其命;定国非酣饮一斛,无以决其法。故郦生以高阳酒徒,着功于汉;屈原不铺糟歃酶,取困于楚。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治者哉?徐偃王行仁义而亡,今令不绝仁义;燕哙以让失社稷,今令不禁谦退;鲁因儒而损,今令不弃文学;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那一段十分脍炙人口,就连曹操看了也叹为观止。
曹操又询问了身边一些亲近的人,想听听他们对禁酒令的看法。
文官大多好酒,不喝酒写不出好文章,武将更是无酒不欢,喝了酒方才浑身是胆。
最后曹操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禁酒令的推行。
为了铲除袁氏余孽,曹操决定攻打乌桓。
这时孔融又站出来说,当年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苏武的牛羊,应该一并讨伐。
这句话表面上听起来是在鼓励曹操出兵攻打乌桓,实际上则是在对曹操挖苦讽刺。
肃慎、丁零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并不在大汉的辖区,如今大汉内部还四分五裂、支离破碎的呢,又哪有精力去征伐异族?
但曹操也没心思跟孔融废话,只当自己什么都没听见。
如今孔融又不老实了,竟然说官渡之战会重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