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四章 重构起讫(2 / 2)

李明都没有驳回他们的决定。他休息了一会儿,再度将意识沉入一片虚空,像睡觉一样,让自己去接触自己另外的存在于体外的神经通路之所在。

新的曲线在屏幕上绘出了。

这条曲线与先前的曲线没有任何一处重合,即使考虑到误差的极值,将一边的记录往下调低,将新的记录往上调高,也处处不吻合。

但总体而言,它好像遵守一个距离越长,速度越慢的定律。

“纳米机器会不会被随机运动影响了,没有准确地读到神经元信号?”

李明都的意识清醒过来,他仍然保持着姿势站在飞行器上,飞行器靠在无上明星的表面,无上明星在继续滑翔。

他看到了玻璃球罩上的倒影,问:

“怎么了?”

其中最为德高望重的一位老者,摸了摸自己额头的汗。他说:

“现在的情况只能猜了。你的想法可能确实是正确的,你现有的‘意识’形式传递自身信息的速度,可能确实超过了光速。”

“那不是我的想法,那是曾经治疗我的医生的想法。现在,我想问你们,排除误差后,可以认为是即时的吗?”

李明都沉着地问。

但被推出来的老者摇了摇头:

“虽然我们的仪器并不精确,但它们的间隔是误差消除不掉的,它们的速度确实是有限的。”

“有限……”

他想过去二十二世纪周还有那位医生的猜想是部分错误的了。他又问:

“能定量分析吗?”

“数据太少了,现在看不出来。”老者说,“让我猜测的话……它在空间和时间的分布上,好像是处处不一致的。”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所处的地点的不同,它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也许……意识的传递并不具有我们想象中的那种一个东西到达另一个地方的速度……”

李明都又问:

“那我的想法可以实现吗?”

没一个研究者可以给出回应。

还是那位老者说话了:

“乘务员,这里没有人想要把你的生命悬在自己的头上。我们不知道。”

李明都摇了摇手指。

从手势镇走出的人们噤声不言,一种羞愧感几乎要把他们压倒了。谁知李明都笑了起来:

“何必那么紧张?”

然后,他说:

“不知道也好,我还以为是不行呢。既然是不知道,说明就可以试试,是不是?那就按现在的参数进行计算吧。具体把数据拟合成什么,选择什么数值,或者某个公式,你们肯定比我更了解,就由你们进行吧。”

“乘务员,这样的话,测量无上明星……可能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我们不知道还能不能把最后的信息发送给你,我们能动用的设备还是太有限了,这里的设备也不是作这个用处的。”

“没关系,开始吧。”

李明都不在乎地说道:

“实验不总是能成功的,但是我一定是要穿过这扇门的,不是吗?”

他又露着洁白的牙齿微笑了。

消灭未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做知识,另一种被叫做实践。知识从实践中诞生,无限地向真理靠近,直到自身落到一种叫做错误的过去中去。

人的实践常常不是为了追求知识的。

一般而言,所有各不相同的追求可以统括于一个名义之下,那个名义被叫做人的幸福。

第七十五小时,李明都这个时代的时间来到了最后。

无上明星在他的脚下,古老的地球酣睡在这未知之物的身旁。宇宙拥抱着辉煌的群星,玻璃球罩里的脑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在公元前一万年,猝然见到门的瞬间,他曾想把自己的意识转移到机器身中,不过那一次失败了。但他想,那一次,他已经进入了门。

若是换一种方式,也许这一次能有所不同。

在看到“星”以前,他再度进入到宁静的屏息状态,重新分离开始融合的三种视野,直到自己更多地退缩于机器身的体内。

人身只留下了一点主动的意识,像是被人所控制的某种机器一样,低过了自己的头。

机器身在月球轨道行者号上抬首,见到了掩蔽在群星之间的地球。

地球是那么的小,挂在天空只像是一轮明月,它又是那么的大,好像建筑在无何有的空中的明月。

无上明星微不可查,寂静地漂浮在地球的轨道上。上面的人在低头的瞬间,便再度看到了那无限的晶格,那反复折转的晶面,还有数不尽数的星星。

按照后来的推测。

那被认为是地球的倒影。

其中既有青星,也有黑星,有冰白的雪球,也有现在的绿色天体。

可惜的是亲眼见到这个景象的始终只有一个人。

行者号上发出了命令,几秒钟后,这个命令才传达到了微型飞行器的芯片。飞行器轻轻滑动,给予人体一个向下的力。无意识的人便在无意识间坠向了明星。

“那么,我会见到什么呢?”

人的“灵魂”端坐在行者号钢铁的船舱中,凝神静息地等待着。

接下来已经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很快,他的眼中就倒映出了无数的门。

他敏锐地发现,在机器身的眼中所看到的“门”,要比近距离接触时,更加遥远。

不论如何,他的第一个想法都得到了证实。

门会沿着意识波发生传递。

所以机器身和不定型,不论如何都是逃不掉的。

由于现实物理宇宙信息传播速度的限制,观测站在这个时间开始,比起李明都的实际感受已经总是晚了一步。

也就是那个时候,他们察觉到了一股特殊的神经信号。这一神经信号的出现标识着李明都人身的大脑见到了门,并在大脑中形成了对门的印象。

这一信号无关真实视觉,而是联通了神经。换而言之,即使是人眼前出现了幻觉,它也会将之识别。

“它会传递到其他两个大脑中吗?”

有人刚刚提问。

他的问题在一瞬间就得到了解答。

几乎是同时,不定型身也出现了对门的印象。接着在稍后,但也绝对是一秒钟以内,机器身同时给予了回应。

这些数据全部被纳米机器诚实地记录下来,在最后的时刻被发送到了观测站。

于是,虚拟实境中,除却原来的两条曲线,第三条曲线开始歪歪曲曲地向着两端爬行,直到交汇于同一个空间的终点。

最后的形状不是一条开放的曲线。

而是一个封闭的锥。

因为在这一次的实验中,门的信号不是按照补充流程的顺序发出的,它是在沿着意识前后抵达了不定型身和机器身。不定型身在收到后,同时向机器身发出。

最后是两个门的信号陆续抵达了机器身。机器身的纳米机器最后的情报证实了这一点。

李明都说过,门是一个一个不停出现、打开或者关上的。实际似乎也是如此。

所以对于门的印象信号,也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接着一份不停发射的。这方便了对神经信号的读取。

因此,可以绘出许多个锥体。

直到信号消失为止,观测站的计算机处理了全部的数据。

一个接一个锥体出现三维的视图中。

锥体的形状各不相同,但仍然呈现出了某种趋势。

锥体的尖端,或者说人体连接其他两个身体的速度在变快。

“他的第二个想法被证实了。无上明星的捕捉速度也是有限的。”

参同喃喃道。

有人问:

“这个趋势是不是意味着,人体和其他两个身体在互相接近?”

参同摇了摇头,说:

“我们能定位三个身体的信号来源吗?”

有人立刻做了检验。信号来源没有变化,说明在信号发出的瞬间,三者还各按其位。不过只在下个瞬间,所有信号已经全部断流。

若是按照李明都原先的吩咐,以补充流程的数据强行测算,现在这三个位置应该在变近。

因为距离越远,速度越慢。

“不对,你们快看。”

可惜的是因为信号的断流,李明都已经不可能得到答案了。

在短暂时间中,有人发现了那个谬误。他指着手,于是绝大多数人都发现了。

那个决定性的数据异常点。

按照拟合的图像,不定型身和机器身的距离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它们各自和人身的距离却在不停缩短。

并且,很快,这两条线相加之和,都已经短过了第三条线。三条线早已不可能连成一个三角形。

换而言之,按照意识传递的数据测算,李明都在那个瞬间,既存在于地球的方位,也存在于月球的方位。

在空间上,这是另一种几何才能允许的构造。

而在李明都身上……

被留在观测站的新生儿们目目相觑。

他们都想起了李明都的那句话:

“其实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只有我被历书邀请了。是我很特别吗?如果我特别的话,我究竟特别在哪里?”

在出发以前,他曾给过这个问题有过一句阐述:

“我想这个问题,有人,很可能是个外星人,曾给过我一个可能的答案。”

那是在遥远又遥远的地球暮年,血色的太阳悬在人们的头顶,万物即将毁灭的时候。人间早已不在,太空一片凄凉深邃,再无跫音能够打破这里的寂静。

他逃出了巨大无垠的黑色巨构,立在火海的边缘。

从巨大造物的另一头缓缓飘来的悬浮单元,与其他所有的悬浮单元都有着不同的模样。它盯着他说:

“并非完整的一块,而是使用某种超距作用使得自身分离开来的意识波的形式。”

他因为疲惫和恐惧,几乎想要求饶。

但那缺了一半的东西只是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只要在这里将你消灭掉,那么这种意识形式也绝不会在宇宙中继续出现了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