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泽无奈:“这次去行署,听许科长的意思,怕是要换人了。”
“什么?”祝晓敏问。
李文泽说:“郑局长要退休了,下一步,不知道是哪一个副局长晋升,听许科长的意思,如果升的是吕副局长,或者还能维持现状,如果是丁副局长,恐怕对我们那里的扶持就会减少,负责的也可能不会是他。”
是啊,从她去行署到现在,都快五年了。
祝晓敏微默一下,点头说:“还有可能,是从别处调一个正局过来,新领导会怎么做,也很难预料。”
李文泽有些焦灼:“现在我们通过行署扶持的,一个是地区内别的养猪场,二就是运输,如果行署那边不再支持,我们那么多订单怎么办?”
祝晓敏摇头:“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我们和养猪场是供需关系,我们需要他们提供资源,同时我们也是他们的销售渠道,这个不用担心。”
“那运输呢?”李文泽忙问。
祝晓敏沉吟一会儿,点头说:“这件事我知道了,容我想想,总有办法。”
李文泽无奈,只得点点头。
祝晓敏再问厂里的生产上有没有困难。
李文泽说:“现在县里有王小雅,给我们厂里很多便利。”
祝晓敏笑,又问王小雅的情况。
黄小娟忍不住笑:“来之前,我们见过严书记,说是县政府好几个年轻人对王小雅有意,不过还没有定下来。”
祝晓敏想着,王小雅的性格倒是很讨喜,只是隔这么几年,不知道有没有变的更沉稳一些。
听李文泽这部分工作说完,黄小娟把自己手里的一叠报表递过来,又说一年的收支情况。
厂子的运营,常海亮很是上心,这部分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祝晓敏翻一遍,又推给苗诗文,这才问起之外的情况。
黄小娟说:“我们厂生产一次次扩大,上个月常厂长和杨厂长商量,说等过了年要再次招工,现在不止我们大队,各大队的人都伸长脖子惦记着呢。”
祝晓敏转向白桂花,笑说:“刚刚好,这分厂也要多用人呢。”
李文泽问:“分厂不是只负责一部分军需?怎么人还不够?”
祝晓敏摇头:“分厂虽然没有总厂那么多的产品,可是要好好运营,光靠军需也不够,还有别的任务。”跟着把生产早餐和要开大骨头店的事说一回。
李文泽喃喃:“怎么我们就没想到?”
祝晓敏摇头:“情况不一样,我们在京城,虽说距离也不短,可也就是城里城外,你们要进县里,可是一路山路,并不方便,还是生骨头送去更稳妥。”
更重要的是,县城的人和京城的人消费观念还有差异,在县城开一个大骨头店,生意未必做得起来,县城的人宁肯自己买生骨头回去,炖一回骨头,再熬一回汤。
李文泽想想,也只得点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