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的洗三、满月,都是皇上亲自操持的,场面盛大,他想让全天下的人都感受到他的快乐。
若不是天赐太小了,他的两个哥哥都会嫉妒死他的。
德妃觉得皇上做的太过,隐晦的提醒过皇上,但偏偏皇上一点自觉都没有,依然我行我素。
好在开年后,都水监上了一道奏折,奏折上是一个建造堤坝的方案。
在原有堤坝基础上,留宽两丈暂为外障以防风浪撞击,又于后身开槽钉柱砌石,新工筑定根基,再折旧工。
这样一来,省时省力,建造的减水坝又很牢固,保护百姓不受水患影响。
只是这个想法是否可行,还是要动真章,经过洪峰检验才可以。
煦国国内水域辽阔,给煦国子民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水患的困扰。
若是此法可全国推行,保护百姓的同时,也可为国库省下大笔的银两。
经过与大臣们的商议,皇上决定选在淮河与运河交汇之地的高埔县先行修建,这里是两河交汇处,时常发生水灾,是检验的最佳地点。
若是此方案可行,以后会推广到全国。
所以,参与此次修建的人,不仅是大功一件,也会名留青史。
三皇子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他主动请缨,愿为皇上分忧。
见儿子的心终于放到了民生上,皇上还是老怀安慰的。
而且此次修坝事关重大,本就要派一个有些分量的人去坐镇。三皇子的身份正合适,不仅可以去监工,还可以多听听百姓的民声。
可三皇子领了这个差事,第一件事想的不是怎么修坝,而是想方设法的将自己的人塞进来,也不管他们于修坝有什么用,只想着用名利拉拢朝臣。
为了确保七月中旬,洪峰过境时,堤坝能修建好,皇上命工部、户部全力以赴的支援。
三月初五,三皇子便带着人马去了高埔县,皇上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去送行,上次这么兴师动众的,还是送太子去征讨扶余。
合欢无聊的到处看,居然在送行的队伍里发现了张治水,她以为凭借张治水的本事,一定是随行修坝之人,怎么会被闲置了。
散场时,位高权重之人坐着马车离开,张治水只能默默的走着回去。
想想他真是悲催,此次去高埔县修建堤坝的队伍里,最先踢出来的就是他这个设计者,结果他还要步行去送他们远离。
正当他自怨自艾的时候,一辆豪华的马车停在一旁,一道好听的声音传来。
“张大人,可否赏光,陪本宫走一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