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四百八十六章:佃农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2 / 2)

但天下不全是安分守己的良民。

他怎么确定在迁徙之后不会出乱子呢?

……

【而第二道诏书则是给工匠们发津贴】

【这件小事触动的是之前元朝手工业的重要制度,即匠籍制度】

【所谓匠籍制度,就是将全国的工匠们编订成专门户籍】

【入籍的工匠,便是匠户】

【一个工匠不入籍,就等于没活路,如果入了籍,不但一辈子干这营生,而且子子孙孙,世代都要干】

【而元朝实行匠籍制度主要为了用工方便】

【要干什么活直接按匠籍抓人】

【干活的工匠不但路费要自理,来京城的生活费要自备,而且干活也没酬劳】

【只有一些粗劣的食物,且绝不允许其间做别的营生糊口】

【抓到就是重罪,命运极其悲惨】

……

{元朝……你死的不冤啊。}

{皮毛。这都是皮毛!大的有的是,只是没说罢了。}

{四等民和这种匠籍就够惨了,跟阿三有什么区别。}

{你以为朱元璋的名头主要来源是什么?}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是成功了的陈胜吴广啊!}

……

大明。

老朱舔了舔笔头,看的无奈。

“这比喻……”

马皇后笑着抿了一口茶水。

“也没错啊。”

“元末跟秦末差不多,你跟陈胜吴广也差不多。”

朱元璋看着笑得促狭的妹子,没好气道:

“有没有可能,那不叫成功的陈胜吴广,那叫成功的汉高祖!”

马皇后晃悠着脚,笑道:

“但宁有种乎可不是汉高祖喊出来的。”

老朱白了他一眼,随即一股暗愁涌上心头。

宁有种乎……

这可不行啊……

……

【明朝初期也沿用这一制度,工匠们的命运没有随着改朝换代而变好。】

【直到洪武十一年的这份诏书,一切才开始改变】

【给工匠们发津贴,数额虽不多,但日子总算好过了。】

【然后到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朝正式规定各地匠户每三年上京服役一次,每次不超过三个月。】

【如此一来,工匠们终于不需要常年服徭役,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家营生。】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法令再次修订】

【按照工匠们工种的不同和路程的远近,重新编订服役时间】

【这些轮流服役的工匠,便被称为“轮班匠”】

【在皇宫内府服役的工匠,更可按照工种每月领工钱。】

【佃农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

【佃农们可以挺起腰杆干活,工匠们更不会被强迫劳动,而是有了更多创造的机会。】

【这便是朱元璋一生执政中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

{其实史学家们有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那就是是朱元璋何时背叛了农民,成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言人。}

{但这个问题很无聊}

{因为我们不能要求,那些追随朱元璋起义的农民们怀抱着后来的革命理想。}

{作为自然经济时代的小农,他们的梦想不可能超越历史阶段,不可能超越既渴望平等,又迷信权威的矛盾心理。}

{归结几千年来,当时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们的社会理想,无非就几点。}

{第一,必须有一个严厉、公正、说一不二的明君}

{第二,天在上,地在下,父为尊,子为卑。渴望等级明确、秩序井然的稳固不变的社会}

{第三,有田种,有饭吃。}

{第四,公平公正,没有贪官污吏层层盘剥,没有豪强大户以强凌弱,没有地痞流氓为非作歹}

{就以当时的时代背景,朱元璋哪点没做到呢?}

{他如何不是“农民的皇帝”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