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马在信中言明。
在三日后的深夜,会对魏无忌的军队发动袭击。
以火光为号。
前后夹击。
一同打开通往赵国的通道。
蒙骛收到信后,当即召集麾下将领议事。
诸将看着这封信,一脸不解。
秦赵乃死敌,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何赵国会在这个危急关头,向她们抛出希望的橄榄枝。
“诸位以为如何?”蒙骛环视诸位将领。
“末将以为,此事颇有蹊跷。”
蒙骛看向那名说话的将领,“你认为其中有诈?”
说话的将领点了点头,“秦国与赵国乃死敌也,如今,我等深陷于包围之中,赵国不仅不落井下石,还要救我等。怎么看都感觉不对劲。”
她深思了一会,“依我看,当小心为上。”
“母亲……。”
蒙武刚要说话,蒙骛便看了过来。
她当即改口,“主帅,如今我等深陷于包围之中,吕不韦又无法救援我等。若不突围,唯有死路一条。如此,还不如暂且相信赵国一番。”
“少将军,若赵军设伏,恐葬送我秦国士卒性命也。”
“可不突围,我等亦是死路。”
蒙武的意思很简单。
吕不韦现如今已经指望不上了,反正横竖都是一个死。
不如搏一搏。
而其他将领则认为,现在虽然深陷于包围之中,但未必不能有转机。
战场局势风云变幻。
在此之前,她们也没想到秦魏之战会一波三折。
没想到势如破竹的她们会被团团包围。
更没想到视作劲敌的李牧会放弃剿灭她们,返回赵国。
还有就是赵国来信,要帮助她们突围。
这么多没想到,足以证明这场战争,局势变化之快,让人猝不及防。
万一,局势又发生变化。
原本的劣势,突然转变为优势。
此时若冒险,信任了赵国。
如果中了赵国之计,葬送了这么多秦国士卒之性命。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局势再怎么变幻,对于秦国而言,只会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蒙骛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她乃主帅,一个决定都会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
无数个家庭破碎。
一时之间,蒙骛难以抉择。
生怕再次落入魏无忌所设计的陷阱当中你。
蒙武看出了母亲的犹豫,可如今正是突围的大好时机。
而原地等待局势转变,无疑是最愚蠢,最无的做法。
倒不是说局势不会发生转变。
而是转变为对她们有利的局势,所拥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想要将局势转变为对她们有利,必须要达成两个条件。
一是吕不韦能够攻下由楚韩联军二十万人驻守的荥阳。
打开她们西行通道。
而是许寇拿下新郑,一路南下,直逼楚国首都。
迫使楚韩联军回援。
如此,她们才能转守为攻,绝地翻盘。
围城需数倍于敌,方可攻之。
在人数等同的情况下,吕不韦想要拿下荥阳,无疑是痴人说梦。
最大的可能性便是与楚韩联军在荥阳僵持不下。
许寇那边也是如此。
所以,如今她们唯一的生路,只能向南突围。
无论赵国的这封信,是不是陷阱,都要踩上一踩。
而突围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
趁李牧撤军,防守空虚的时候。
蒙骛当即抱拳说道:“我知主帅之忧也。赵国,不可信。然,如今生路在南,唯有南行,方能脱困。末将愿率领三万人为先锋,趁如今李牧撤军,联军围困出现缺口之际,向南部突围。如此,就算赵国欲要设伏,也难以这么快就布置妥当。”
“你的意思是说……。”蒙骛看向蒙武,“现在就突围?”
诸将议论纷纷。
良久,所有人说道:“我等赞同少将军之见。”
蒙骛环视诸将,一拍桌子,“好!我等便向南突围!”
顿了顿,她继续说道:“此次突围,无先锋与后军,当捏紧拳头,砸碎魏无忌的层层阻碍!”
拳头狠狠砸在桌子上。
起初从荥阳突围时,蒙骛很怀疑是后军突围速度太慢。
故而先锋突围出去,而后军却遭遇层层阻碍。
如今,她不想再犯上次的错误,打算全军一起突围。
以免被魏无忌拦腰斩断。
前锋与后军断了联系。
诸将行礼,“我等尊令。”
秦人这里商议如何突围。
魏无忌这里则是商议如何弥补李牧离开所产生的空缺。
虽然将渠再三保证,能带领二十万燕军守住秦军向南的道路。
但燕国的战绩就摆在眼前。
廉颇率领不足十万的老弱妇孺,都能打到燕国都城。
迫使燕王喜割城赔地。
对于燕军,魏无忌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
现如今,必须得想办法堵上包围圈的这个窟窿。
最佳的人选,无疑是项燕。
可项燕需要带领楚韩联军,钳制住吕不韦。
那么唯一能动的,唯有敖仓的魏军。
魏无忌也打算搏一搏。
她知晓臻马肯定会有所动作。
帮助秦人突围。
所以,她打算用敖仓的魏军,堵住两者之间的道路。
也就是太行山脉一带。
她在赌。
就赌蒙骛不敢向敖仓发起进攻。
敖仓十五万魏军,她只留两万。
其余十三万士卒在最快的时间。
赶往太行山脉,堵住蒙骛前往赵国的道路。
魏无忌知晓,赵姬对于赵国的把控。
只要蒙骛到了赵国,那与到了秦国没什么区别。
然而,让魏无忌没想到的是,蒙骛居然如此决绝。
李牧刚撤军当夜,魏军正赶往太行山脉之际。
蒙骛便悍然对二十万燕军,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这同样也出乎了臻马的意料。
她还打算三日后,与蒙骛来一个里应外合。
未曾想蒙骛居然准备都不准备,直接向她这个方向突围。
眼看燕人与秦人厮杀在了一起。
喊杀声震耳欲聋。
臻马坐不住了。
欲要挥兵背刺燕人。
却被门客拦住。
门客对臻马说道:“丞相,如今李牧已经在前往赵国的路上,若我等去攻打燕国之军,将不占道义也。如此只会平白惹怒诸国,而李牧也有理由援助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