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5章 天下反应(1 / 2)

嬴子楚沉默了一会。

良久才开口道:“因为你?”

要不是赵姬替赵国求来的援军。

赵国必然覆灭。

“不是。”赵姬摇了摇头。

不是赵姬想否认他帮助赵国这件事。

而是的确不是因为他,秦国才会失败。

正如之前对嬴稷说的那样。

秦国的失败乃是天数使然。

魏国与楚国,必然不会坐视赵国灭亡。

而他只是在该有的天数后面,推了一手而已。

“我只是微不足道的因素,最关键的是魏楚不会坐视赵国灭亡。”

“这和借伐赵之名,讨伐魏国又有何关联?”

“当然有关联,子楚,你可知围魏救赵之典故?”

“自然知晓。”嬴子楚想了一会,突然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挥兵东出,从魏国之土,包围邯郸,消灭魏楚之援军?”

赵姬点了点头,“没错。”

这是简单的围点打援。

大秦军队可攻入魏国领土。

如同一把钢刀,切断魏赵国土连接部分。

拿下与邯郸城隔江相望的邺城。

再利用燕赵不和,齐又不会支援赵国的优势。

形成对赵国的包围。

如此,可逐步消灭魏楚的有生力量。

且不用担心魏赵联合起来对插入魏国腹地的秦国军队,进行反向包围。

因为赵国如今实际掌控权,已经在赵姬手中。

讨伐赵国,不是目的。

而是一个借口。

讨伐魏国,也不是目的。

只是伪装。

真正的目的,是消灭魏楚的有生力量。

借口是为了给秦国官员看。

伪装是让魏楚看。

翌日清晨。

百官上朝。

阳泉君上奏要求嬴子楚召回白起之女白仲,并且册封白仲爵位,以示重视。

朝堂内,随着阳泉君芈宸这句话说出。

大部分官员随即附和。

由此可以看出楚系势力对于朝堂的掌控能力。

韩系与宗族势力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她们绝对不会容忍楚系势力再次掌控兵权。

要是这样,不仅赢子楚没有翻身的机会。

她们一样也没有。

在诡谲多变的暗流中。

她们被迫与嬴子楚站在了同一个阵营。

这是韩系与宗族势力在此之前,万万想不到。

正当韩系势力与宗族势力要站出来反对的时候。

芈宸那半躬的身子,微微转头,扫视那些没有附和的韩系势力与宗族势力成员。

虽未言语。

但威胁之意,不以言表。

那眼神仿佛在说,册封白仲一事,谁敢站出来反对,就干死谁。

韩系势力与宗族势力退缩了。

谁都不想成为楚系势力针对的首要目标。

她们在等一个出头鸟。

韩系势力希望宗族势力率先站出来反对,当这个出头鸟。

而后她们再站出来附和。

宗族势力亦是如此希望。

两大各怀心思的势力,又怎能成事?

朝堂上。

一时间形成所有人都赞成册封白仲的局面。

而此时,嬴子楚不紧不慢的说道:“册封白仲一事,暂时不急。寡人既然为秦王,自然得继承先王之遗愿。寡人决定,承继先王之志,大军东出函谷,讨伐赵国,诸位可有异议?”

她看向阳泉君芈宸,“白仲虽为武安君之女,但寸功未立,若此册封恐天下人不服。这样,阳泉君可让白仲随军出征。若立下战功,寡人绝对不会吝封赏。如何?”

芈宸面无表情。

从华阳口中得知。

要是白仲随军出征,极有可能会被莫名其妙的阵亡。

到时候,楚系势力就算发难,也没得借口。

毕竟战场之中,刀剑无眼。

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再者,要是在操作一番,让白仲大败。

恐以后白起这个名头,再也用不起来了。

所以,她们是绝对不会让白仲上战场的。

那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阻止大秦军队伐赵。

让嬴子楚没有理由推诿。

芈宸开口道:“大王,国丧刚毕,举国皆哀,众人无心操起兵戈伐赵,不如暂缓两三年,待养足精神,再兴兵伐赵。”

楚系官员纷纷附和。

“大王,阳泉君所言是极。哀兵如何能敌赵国?”

“大王三思。秦国久经大战,如今兵马粮草短缺,不可兴兵。”

“大王……。”

见嬴子楚终于硬气了一回,当这个抗击楚系势力的急先锋。

韩系势力与宗族势力又怎会不相助?

纷纷言说,此时伐赵是最佳的时机。

那意思仿佛是在表达,如果今年不打赵国,那以后就打不过了。

秦国就要亡了。

赵国,不打不行!

朝堂的局势从一边倒的碾压,成了各持己见的菜市场。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可阳泉君等人再如何劝阻也不管用。

军队并不是掌控在她们手中。

而是掌控在蒙骛的手中。

确切的说,是掌控在嬴子楚的手中。

所以,嬴子楚想要打谁,就能打谁。

嬴子楚力排众议,决定军队东出,讨伐赵国。

但是,阳泉君芈宸等人也不是毫无遏制嬴子楚的办法。

那就是断了蒙骛的补给。

打算暗地里给蒙骛使绊子。

可她们忘记了富可敌国的赵姬。

大量武器,粮草走水路,运输到蒙骛的军队之中。

阳泉君芈宸见此,并未选择善罢甘休。

她干脆兵行险招。

将秦国欲要讨伐赵国一事,公布天下。

以此希望打消嬴子楚伐赵的念头。

赵王宫内。

赵王偃又在宴请百官。

毕竟有一个大同交易所控制赵国方方面面。

她一个赵王,已经名存实亡。

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还能咋办?

当然是继承赵王丹的做法。

继续奏乐,接着舞了。

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不心疼。

起初,赵王偃还很愧疚。

认为自己一个赵王,居然如此自甘堕落。

整日沉迷于酒色。

实在愧对赵国百姓,以及列祖列宗。

她屡屡想要戒色,戒酒。

励精图治,大展宏图霸业。

自摆脱酒色后。

赵王偃阅读百家之着作,寻访名师。

企图找到让赵国摆脱大同交易所的办法。

后来,她幡然醒悟。

发现,当一个沉迷酒色的君王,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手中的权利虽然被郭开,臻马二人瓜分。

但名头在这,无人敢不尊敬她。

再者,也无需整日翻阅奏折,只需吃喝玩乐,繁衍后代即可。

大事管不上,小事不用管。

百姓丰衣足食,赵国四海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