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之前为了奥地利东疆的长治久安着想,特意在波斯尼亚地区搞出来个东西分治,又自以为巧妙的设计让其内部保持三足鼎立的局势。
当然他也从未忽视奥斯曼和俄罗斯两大近东势力对于维持巴尔干半岛脆弱的平衡有多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奥地利在五国会议上还有之前的伊斯坦布尔密谈对两国作出让步与妥协。
但历史的走向总是那么难以让人捉摸,而又充满魅力,比如本该退出历史舞台的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一世却在英国人的帮助下,完成了拳打十七人议会,脚踢俄国傀儡武契奇的困难任务,并成功镇压了受奥斯曼人支持的波斯尼亚人的起义,再次统一塞尔维亚。
其实仔细分析之后也不难理解,历史上塞尔维亚地区虽然延续了巴尔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但其政局却相对平稳,而且十七人议会对米洛什派打击也很彻底,致使他直到1859年才复辟。
但此时由于弗兰茨东西分治的政策,外加塞尔维亚首都从贝尔格莱德搬迁到了萨拉热窝,以及之前的战斗,让十七人议会的实力和影响力都大不如前。
而他们推举上台的新大公米哈伊尔更是米洛什的儿子,所以自以为笑到最后的前者反而成了那最薄弱的一环。
受俄国人支持的武契奇本该是这次分赃洗牌的最大赢家,但鉴于英俄在海峡问题上的重大分歧致使两国矛盾加剧,再加上沙皇政府内外压力剧增,让其再难以提供有效的支持。
至于受奥斯曼帝国支持的波斯尼亚人,他们的利益就更没人在乎了。坎宁虽然前脚离开了伊斯坦布尔,但随后英国人却又派来了新的太上皇,马利尔泰勒伯爵。
泰勒伯爵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更不喜欢奥斯曼人,他的要求很简单,一切以英国的战略为先。苏丹麦吉德虽然有千般不愿,万般无奈,但是只能照做。
波斯尼亚人也成了这场博弈中最大的输家,直接从压迫众生的一等人,变成被人随意践踏的贱民。而且数百年间积累的恩怨,又岂是一两句话就能平息的?
不甘寂寞的米洛什奥布雷诺维似乎天生就是为乱世而生的人。这种混乱而又充满了错综复杂的背后博弈的局面让他如鱼得水,仅用了两年时间了就回到了他忠诚的贝尔格莱德,噢不忠诚的萨拉热窝。
当然有着和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统治阶级和领导者们交流经验的英国,对米洛什的个人现状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他所谓的大塞尔维亚完全是异想天开,但是即便是有了英国的帮助也是异想天开,无论是奥地利、奥斯曼、还是“以解救斯拉夫兄弟”为己任的俄国,它们都不可能容得下一个巴尔干强国。
但英国人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个大塞尔维亚主义者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人。
如今奥地利在意大利地区搞的一系列动作已被英国首相认为是破坏了所谓的“大陆均势”,和他的前辈一样,墨尔本子爵同样不允许欧洲大陆上出现任何打破实力平衡的迹象。
虽然迄今为止那个缝合怪的实力距离足以撼动欧洲还差得很远,但是它日渐复苏的国家经济足以引起伦敦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