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服化道的花费,器材设备的租费,还有一些场地的改造、租借等工程,大概又支出了近三千万。
《孤注一掷》的总拍摄成本控制在了一个亿以内。
一个亿拍电影放到十年前都不算是什么大成本了,毕竟零几年那会儿,喊出投资上亿的电影又不是没有。
而一几年那会儿,才是演员片酬开始放卫星、满天飞的群魔乱舞时刻。
目前圈子里的片酬方面趋于正常。
不过能有如此优秀的成本控制,那是因为排除了本片最大牌的叶桓丘自己,他导演、编剧一手抓,无形间就为这部电影节省了很多钱。
同时叶桓丘能够把每笔账管理得井井有条,自然也离不开【星芒】的辅助,它一笔一笔的支出都给叶桓丘计算过,到国外的一些场景租借,【星芒】第一时间调查出这边的底价,所以不会出现所谓的人傻钱多,乱花钱的情况。
基本上高出本地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价格进行租借就差不多了,再高那叶桓丘也有其他的选择。
当然了,目前圈内一部电影占大部分的支出,不是在于制作,而是宣传上的花费真的太高了。
那些粗制滥造的电影,已经有点像是短视频领域的玩法了,短视频的主播要想有大的流量推送,一些人说纯靠人气那不现实的,而是要真金白银的找平台买推流。
十万有十万的价格,一百万有一百万该有的人气套餐。
这种情况出现在与一个主播的默默无闻的时间段,砸更多的钱更容易火,平台也才愿意给你推流量。
反映到电影方面的这套玩法,那就是死命的砸营销费用,你砸几个亿,反馈在票房上的数据就越好看。
某知名不知所云的炒作、抄抄减肥电影,那票房一次比一次凶,质量什么的不用去谈,只要知道这部电影绝对是华国电影领域的营销第一就足够了。
把人物形象与电影内容强绑定,这样的垃圾电影能有接近三十五个亿,已经是内地电影的营销神话。
一般来说某个过二三十亿的稳扎稳打的电影,会在互联网上流传不少经典画面,以及经典的梗,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即便原版里边,营销挺严重的《孤注一掷》,也有陆秉坤的经典口号。
往前数的一些高票房的电影,仍有不少流传面广的画面,在互联网上成为人们常常念叨的谈资,这样的电影才叫有“国民度”。
也才是真的电影观众们一票一票砸出来的高票房电影。
是不是营销类的电影就非常的显而易见,属于成绩不差,但播完以后,基本上没人想讨论电影的内容,尤其还是跟抄有关的作品,那就更没有多少人愿意提。
堂堂的三十多亿的电影,在网络上被人念叨的梗、发的图还不如一部《周处除三害》。
至于那些砸钱赚吆喝的人是不是真赚了大钱,它们自己心里有数就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