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17章 八零小炮灰艰苦奋斗(完)(1 / 2)

这个时候的京城,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

在京城待了好几年的周敏学已经习惯了,但是其他人都有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看见什么都要感慨一番。

周岱山说:“这广场跟我买的那张年画上的一模一样。”

周成美说:“这下你回去更有的吹了。”

周岱山:“……”

周成美跟宁安说:“你舅爷有一次出门办事,跟人侃大山,说京城怎么怎么样,说的头头是道,那人就问他,你是不是去过京城啊,你舅爷光笑不说话,把那人唬的一愣一愣的,就真的以为他去过。还问他见没见过主席和总理。我的娘啊,笑的我肚子疼。他回家跟我说,他怎么可能去过京城,他就是看了几张年画。”

周岱山说:“别瞎说,给我留点面子。”

宁安发出杠铃一般的笑声。

周岱山:“……”

这小孩一定是故意的!

他们在广场上找了个拍照的,拍了几张照片,交了订金,约定了取照片的时间和地点,又溜达着去了故宫。

老爷子都八十了,走路依旧大步流星,玩的十分尽兴。

每到一个地方,就拍照留影。

周秀云小声跟宁安说:“你太姥爷回去肯定也要显摆自已到过京城的。”

宁安问老爷子:“太姥爷,你喜欢京城吗?”

“谁不喜欢啊?”

“那你就别走了呗。”

“那不行。我喜欢京城,也喜欢咱们徐家屯。我还是要回去的,以后有空了再来看你们。”

“等我放假了,也回去看你。”

他们一直在京城待到宁安开学,陪着她去学校报到,周成美和周秀云陪她去了宿舍,帮她铺好床铺,还和舍友们聊了几句天。

宁安宿舍有六个人,年龄在17岁到19岁之间。这时候的高考生已经全都是应届毕业生了,年龄相差不大。

刚上大学的年轻人,个个都青春洋溢,每天除了上课,还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宁安宿舍的五个人,都加入了不同的社团,只有宁安,一个也没加,成了一块专业补丁,哪儿有需要就去哪儿跑跑腿。

她还是一个“职业电灯泡”。上大学的第一年,是恋爱高发期,刚刚脱离高中的孩子们,一个个荷尔蒙都压抑不住了,纷纷开始恋爱。但是这时候的人又比较含蓄,刚开始恋爱会有点不好意思,就拉着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的宁安一起。

宁安:“……”

小情侣在那儿你侬我侬,你脸红来我羞涩,极限拉扯,她坐在一旁吃吃喝喝。

别说,你还真别说,现场磕CP,还挺上头的。

但是,等人家感情一稳定,就没她什么事了。

等上了大二,电灯泡使命基本终结,就没人请她喝汽水嗑瓜子了。

得了,无聊了,继续跳级吧。

1988年,宁安大学毕业。这一年,27岁的周敏学结婚,娶的是京城本地姑娘,叫李金梅,25岁,是他的同事。

结婚之前,太姥爷他们来了一趟京城,和女方家长见面,商量聘礼的事。老辈人,特别注重礼节,要听听女方家的意见,能给的就给,实在给不起的,再商量。

结果女方家长非常看得开,随孩子的便,他们无所谓。

李金梅本人更无所谓,这个姑娘信奉一切都要靠自已的双手去创造,信誓旦旦的表示,不需要老人给任何东西,他们两口子从零开始,也能把日子过好。

劲儿劲儿的感觉。

女方家长解释说:“我们绝对没有忽视她、虐待她,对她和她哥都是一视同仁的。我们不重男轻女,没有封建思想,没少过她吃,没少过她穿。”

男方家长:“……”

女方家住胡同里,给小两口留了一间平房。不管住不住,这房子就是他们的。

太姥爷说要给周敏学买一套楼房。

周敏学坚决拒绝了。他说,要是他名下有了房,单位分房就没他什么事了。

男方家长辩称:“我们家虽然是农村来的,但是,不穷,买得起房子,以后也不会成为孩子的累赘。”

女方家长:“……”

周岱山把买房的钱给周敏学了。

周敏学买了一套房,挂在此时已经落实了京城户口的周秀云名下。

房价肯定会涨,这些钱留着,以后就买不起房了,还是先买了再说。

双方家长相对无言。

为自已养了这么一个性格的孩子感到有点羞赧。

宁安看戏看的很开心。

她挺喜欢这位二表婶,是个非常大气爽朗的人。对自已家长辈好,对男方长辈也很好,人不在跟前,她就经常往老家寄东西,不但给长辈寄,连大嫂和两个侄子也没落下。

她和周秀云走动也很频繁,隔三差五上门看望,来了还帮忙做家务,一点不把自已当外人。弄得周秀云都不好意思,只能敲打周敏学:“你有点眼力见,怎么能让金梅一个人干活呢,你俩都上班,家务活至少也得是一人一半,你还得多干点。你不要一回家就跟大爷一样,什么事都让你媳妇干。”

周敏学:“……”

周秀云收获两个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