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四站在一户人家门口,敲了敲院子大门。
一会儿工夫便有人从里面打开了房门。
杨小四笑着说道:“你好,我们是县政府安排下乡考察百岁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工作人员,请问你家有80岁以上的老人吗?”
开门的中年妇女回答道:“我家没有,旁边李家的李老太已经98岁了,你去她家看望她吧。”
杨小四对着中年女人道了谢,也送了她一包慰问品,就带着三个女人去了旁边的李家。
杨小四敲开了李家的院子门。
一个60多岁穿得干干净净的中老年男人打开了大门有些茫然地看着杨小四几个人。
杨小四说道:“你好,李大叔,我们是县政府派下来看望李婆婆的工作人员,李婆婆身体可好,这里是县上发的慰问品。”
说着杨小四把食品口袋递到了李大叔的手里。
收到慰问品的李大叔热情地将杨小四几个人请进了院子里。
杨小四几个人就看见一个满头银发却是红光满面的老太太坐在躺椅上晒太阳。
老太太穿得干干净净,满头白发被仔细梳理过的。
一看就知道这家人将老人家照顾得很好。
杨小四心生欣慰。
杨小四说道:“李大叔,李婆婆今年98岁了吧!”
李大叔说道:“嗯,多谢县里面关心,我妈妈今年年底就99岁了。”
杨小四说道:“李大叔把婆婆照顾得很好嘞。婆婆是被她子女轮流照顾吗?”
李大叔说道:“自从我大哥10年前死了后,就是我一直照顾我妈妈,我的两个姐姐嫁了人,只有过年时候来看看。”
杨小四点点头。
这种情况在山里面很正常,女儿嫁出去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了。
杨小四问道:“大叔,你的儿女呢?”
李大叔回答道:“我儿子在华都生活,女儿在毕通,儿子让我和老伴带着我妈妈一起去华都生活,但是我妈妈年纪太大了,我不敢带她远离,将来我要将她和我爸埋在一起。”
杨小四心道:果然是孝道人家。
杨小四悄悄对孙丹妮说道:“丹妮和菲儿一起去镇上的取款机取几万块钱,最好凑够10万,等会儿我们送给这家人。”
赵菲儿和孙丹妮闻言便离开了李家。
杨小四对李大叔说道:“大叔,我去和婆婆说说话,婆婆头脑还清醒吧,耳朵背不背?”
李大叔说道:“你说大声点她能听见,头脑还是挺清醒的。”
杨小四和王珊珊来到李婆婆旁边坐下,杨小四大声说道:“李婆婆,我是县政府安排来看你的。”
李婆婆慈眉善目地看着杨小四和王珊珊,说道:“多谢了,还来看我这个老婆婆。”
杨小四笑着说道:“你是我们县的老寿星,马上就100岁了,你可是我们县的活历史。”
李婆婆听杨小四说她是活历史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似乎想和人分享她知道的以前的事情。
杨小四问道:“婆婆,你从民国活到了现在,肯定知道很多陈年旧事,能不能跟我们讲讲民国时候的爱恨情仇,我边上这位姑娘最爱听这些事情了,她想把这些故事写成书籍,让这些故事永远流传在人间。”
李婆婆见眼前两个人愿意听她唠叨马上露出欢喜神色,再一听眼前这漂亮的女娃娃会写书,要把她讲的故事写下来更是激动。
李婆婆想了想,说道:“那我跟你们讲讲我小时候听的一个发生在我们这里的爱恨故事吧。”
杨小四坐直了身子,王珊珊也打开了手机录音。
杨小四刚刚胡扯给她安排的工作让她眼前一亮,为什么她不可以就那样做呢!
就听李婆婆讲起了之前这里的一户大户人家的姑娘和镇上一个混子的爱恨交错的故事。
故事开始在民国中期。
那个时候这里是由土司管理着的。
这个地方产造船的船木,所以这里经济还可以。
这里的木材主要由李家和刘家两个大家族把控,他们再被土司控制着。
李家和刘家各自管控着自己的林场,两家人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还互相联姻,直接控制了木材的价格。
当时李家二房有一女名叫李梦瑶,年龄16岁,因遗传了嫁进来的母亲的长相,生得是貌美如花,芳名在这镇子方圆20里传得人人皆知。
这一天李梦瑶在家无事便和丫鬟到街市上去玩耍,刚好被街上的混子陈阿旺看到。
这个陈阿旺是内宾陈家的旁支弟子,被安排到这里负责接洽木材采买事宜,陈阿旺长期就在内宾和这里两头跑。
陈阿旺在街上看到了貌美如花的李梦瑶也是一愣。
这个陈阿旺皮囊很好,但人却不是什么好鸟,在内宾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凭着好看的皮囊和油嘴滑舌的嘴巴,勾搭女人是得心应手,已经哄骗了好几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失去了贞操。
陈阿旺见李梦瑶有与他认识的别的女子不一样的气质,便被李梦瑶吸引,厚着脸皮前去搭讪。
李梦瑶被油嘴滑舌的陈阿旺说得晕头转向,再加上陈阿旺帅气的皮囊让李梦瑶心生好感,后来陈阿旺约李梦瑶见面,李梦瑶瞒着家里当真和陈阿旺有了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