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45章 讳败为胜,方能稳住朝廷(2 / 2)

“文则也是可怜人呐,他面对的居然是如此凶险的局面,如是我去,甚至是我带着贾文和一起去,怕是也难躲过……

太卑鄙了!世上怎么会有诸葛瑾这种多变的人?天下人当初不都说他是当世大儒,擅论德运兴替、连陛下都赞不绝口?又说他擅机关奇巧、农医星象,无所不通。还说他兵法韬略,治政用人练兵,皆天下上选……

如今,还专门想到利用敌人曾经的成功经验来破敌,他到底还有什么是不会的!”

曹仁当然知道,诸葛瑾是会用兵的,兵法韬略战术调度部署都很强。但他们也确实是第一天才知道,诸葛瑾在这种专门针对人性弱点的算计上,也那么擅长。

诸葛之智的拼图,似乎又多补上了一块短板。

当然,曹仁在那一刻,显然是稍稍高估了对诸葛瑾的评价,但这也没办法——因为,他请来帮他分析诸葛之谋含金量的贾诩,此时此刻自己就成了诸葛吹。

贾诩很清楚:如果自己把诸葛瑾的谋略,描述得不那么强大逆天,

那么,他没看出来其中的问题,没能提醒曹仁、于禁,最终导致于禁惨败,他这个谋士又该承担什么责任?

只有把敌人的谋略夸得天上少有、地上无三,那才能掩盖自己的问题。

“不是老夫无谋,而是诸葛太狡猾”。

这一切,都导致了曹操阵营上上下下,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只能往死里吹捧诸葛瑾的阴谋不可阻挡。

……

曹仁复盘后第二天,这一切,就从襄阳通过快马信使的传递,传到了宛城。

曹操也是刚刚才得知于禁惨败的具体情况、得知己方究竟蒙受了多大的损失。

一开始的时候,曹操也是惊愕莫名,又夹杂着不甘和愤怒。

但是,曹仁的战报里,细节写得非常清楚,还是贾诩帮他润色过的。

所以,曹操可以充分感受到,敌人究竟有多狡猾,他也就很快释然了,并不想再苛责一线将领。

曹操毕竟是城府极深的奸雄,在最初的愤怒后,他还是冷静了下来,哂笑道:

“诸葛瑾何时有如此深谋远虑了?贾文和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谋少智,都开始刻意强调敌人的狡诈了么?”

听到曹操的哂笑,一旁的司马懿,还有强撑病体来参加军议的郭嘉,都有些不解。

郭嘉还没看曹仁的战报,他只是担心丞相的话破坏了内部的团结,便好意劝道:

“丞相何出此言?诸葛之谋,天下共知,贾大夫不能识破,也是无可奈何……”

曹操自嘲地摆了摆手:“孤没怪他,孤只是看穿了他那点揽功推过的心思。就算他不这么为敌人吹嘘,难道孤就会责罚他们了么?

诸葛瑾此次所设地谋略,确实是防不胜防,扪心自问,孤自己也没看穿。子孝派人来请示时,孤也幻想是不是天助我也、又能重现官渡故事,扭转乾坤。

呵呵,现在看来,这一切希望,都是诸葛瑾故意让我等看到的,是勾引的一部分,输得不冤!”

自嘲完这段话,曹操也忍不住怔怔出神了好久,毕竟这可是三万多军队直接消失了,理解归理解,但该心疼还是会心疼。

曹操越想越郁闷,忍不住重重拍打着桌案,还想找别的借口撒气发泄。

司马懿和郭嘉见状,也是忧心忡忡。他们都从丞相的失态中,看出了一丝颓意,这可不是好事。

司马懿还地位低微,也没法离开曹操独当一面参赞军机,这种时候也无话可说。

倒是郭嘉虽然重病缠身,但他毕竟跟随曹操年久,资历很深。他敏锐地意识到,丞相已经对贾诩有些失望了。

如果前线的参赞军机事务,还是全权交托给贾诩,郭嘉担心丞相会忍不住越俎代庖直接指挥,也容易导致前线诸将感受到自己不再被丞相信任。

大战即将升级,一旦出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这可不是好事。

想到这儿,郭嘉似乎有了一种觉悟,他竟主动请缨:

“丞相勿忧!胜败乃兵家常事。此番于将军虽然折兵三万,毕竟是一时误中奸计。只要后续持重用兵,不再冒进,相持下去,必然能够有变!

当年官渡之战时,丞相与袁绍相持一年有余,最后还不是等到了变数?眼下我们要做的,便是等待时机。

刘备刚刚胜利了一场,必然心情骄纵,说不定等关羽的扬州军来援后,刘备便会提前转入反攻,对襄阳和岘山大寨下手。

我军总兵力依然强于刘备,又有襄阳、樊城等坚城可以依托,还有岘山大寨乘鼎足掎角之势。以强守弱、拼兵力消耗,难道还会拼不过刘备?

属下愿意前往樊城,协助徐公明固守汉北。如此,就算后续刘备仰仗关羽,以优势水军强行助攻襄、樊,襄阳有贾大夫,樊城有在下,也必能确保军心稳固,见机行事,最终耗退刘备!

待刘备全军疲惫,攻势耗竭,便是丞相反击之时!”

曹操听了郭嘉的劝说,心情才算是好了一点。

他也意识到,之前的败北,说到底根子是己方急了。

诸葛瑾卖了个破绽,让曹军看到“在关羽的援军赶到之前,曹军一方有机会利用时间差,打出集中优势兵力的效果”,然后曹军就急了,舍不得放弃这个优势,非要充分利用,结果利用进了坑里。

现在,绝对不能再急,只要无论对方给我军看什么破绽,我军都不为所动,那就不会中计。

曹操的用兵之法,竟隐隐然有了几分原本历史上、他孙子在位时,司马懿跟诸葛亮相持时的心态。

历史上的司马懿,可不是一开始挺敢于出战、最后被诸葛亮打得满头包,就只敢龟缩避战。反正就是跟诸葛亮拖时间,拖到诸葛亮拼寿命拼不过为止。

如今的曹操,也是前年在汉中吃了诸葛亮的大亏,今年刚来荆北,又吃了诸葛瑾的大亏。

这两兄弟任何一个出手,都能立刻让曹操磕掉几颗大牙,搞得曹操彻底有心理阴影了。

不过,阴影归阴影,决心坚守待变、以坚城消耗刘备的思路也没错。

但曹操还是礼贤下士的,他对于知交多年的郭嘉,还是非常关心的。

郭嘉主动请命,他还是担忧地关心道:

“奉孝,你这身体如此虚弱,岂能再去樊城前线?万一将来城池被围,有个闪失……”

郭嘉却如回光返照般,努力振奋地说:“大丈夫当尽心戎事,便是死于国难,亦幸事也!属下病体残躯,便是留在宛城,也不见得有好处。

能去前线建功立业,说不定还能抒解胸中之郁结、有所好转。何况,我去樊城时,必然带够药材、医匠,丞相不必担忧!”

曹操见郭嘉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没有再阻拦。

只是让宛城这边的驻军,再拨一队跟随郭嘉南下,去樊城一线。

郭嘉身体不好,当天请完命后,该聊的军机也都聊了,便请求先回去歇息。次日再启程南下。

曹操没有留他,还亲自送出大堂,目送郭嘉被人抬上肩舆,送出府去。曹操心中也是五味陈杂,泪光莹然。

目送郭嘉离开,曹操叹息了一声,回头才看到司马懿还侍立在原地,不卑不亢,并无离去之意。

曹操上下打量司马懿两眼,轻轻垂询:“仲达莫非还有所教孤?”

司马懿不敢托大,只是郑重地对曹操再拜,然后才平静而又小声地提醒:

“丞相,属下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操哂笑一声,觉得对方简直是明知故问:“但说无妨!”

司马懿这才小心进言:“于禁将军惨败而回,丧师数万,此事在军事上,已经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但属下担心,更可怕的是,此事对朝廷威望的影响,会更胜于军事。

丞相可还记得,当初汉中之战时、夏侯将军死于张飞之手,汉中的朝廷兵马几乎覆灭,消息穿回许都、邺城等地,造成了多少人心……不稳。

丞相最后可是花了一两年时间,徐徐安抚各地,击灭其酋首,慑服其余部。要不是刘备那两年忙于吞并刘璋、恢复益州,怕是朝廷内部的不稳,也会被刘备所趁。”

司马懿说到这儿的时候,曹操的眉头也不由自主抽动了两下。

他当然知道司马懿提的那些往事。

历史上,曹操执掌许都朝廷那些年,只要是曹军在前线出现军事上的失利,曹操在朝中的威望都会出现一些动摇,也会有很多反对他的官员冒头。

而曹军一旦在前线取得胜利,曹操的威望就能上升,就能压住很多反对的声音。

所以历史上曹操后来的那些军事行动,事实上甚至都很少有开疆拓土了,只要名义上打赢,他就立刻找借口给自己加官进爵。

历史上,曹操通过征马韩、合肥征孙权、征张鲁三大征,完成了如萧何故事、封魏公加九锡、封魏王这三步篡汉准备工作。

但这里面,其实只有征张鲁,是实打实控制了新的地盘。而征马韩只是平叛、征孙权也没扩大地盘,只是打得孙权名义上服软认个输。

可见,历史上的曹操,并不需要通过战争实打实扩大朝廷实控区的地盘,只要名义上胜利了,然后结合一定的运作,同样能给曹操加官进爵。

司马懿此时说的这番话,显然是在提醒他:眼下相比于前线的军事问题,更该注意后方的稳定,用一些手段排除异己,稳住基本盘。

否则于禁战败的消息如果发酵开来,内外交困,情况就更麻烦了。

曹操斟酌了一番后,也不得不承认,司马仲达这小子,这方面的见识倒也确实敏锐。

这个问题,确实不得不防。

但是,军事上已经败了,如何讳败为胜掩饰呢?

曹操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冷厉,淡淡问道:“仲达对于此事,可有什么高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