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这种安排,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他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从整个局势来说,并无法挽救合肥。
各个战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守将的位置都很重要。
而如今汉中并未攻打下来,总不能虎头蛇尾、前功尽弃,带着整个大军从西部赶到东部去支援合肥。
即便是往合肥调援兵,也只能派出几万人马,根本无法与孙权的十万大军相抗衡。
与其援救也没用,倒不如直接放弃。
就算孙权拿下了合肥也不足为虑,他如果真的再敢往北或是往西进攻的话,曹操的陆军也不是吃素的,定然叫他有来无回。
其次,曹操对张辽的意见很大。
由于流言蜚语满天飞,曹操也对张辽掳走小乔一事深信不疑。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既然你张辽贪淫好色,那你就后果自负吧。
你闯下了滔天大祸、招来了灭顶之灾,我不救你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再次,乐进和薛悌的年纪比较大,而张辽和李典还都比较年轻,所以让张辽、李典出战比较合适。
乐进已经上了年纪,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薛悌作为护军,可以在城中主持大局。
另一方面,张辽和李典不适合一个守城,一个出战,因为二人此前有着很深的积怨。
历史上的很多事实也表明,大敌当前,守城和出战的人必须要精诚团结,如果有矛盾的话,就会很快兵败。
比如说一个将军出战了,本来给他增派援军的话,就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但守城的将军却生怕他会打赢战争,说什么也不给他派援军。
再比如说,一个将军出战了,他打不过敌军,便逃回了城中。
但守城的将军却死活不给他开门,无奈之下,他只能投靠敌军。
所以如果让张辽、李典二人一个守城、一个出战的话,就很可能会立刻兵败。
再一方面,就是曹操对张辽和李典都有些不放心。
面对着孙权的十万大军,守将很可能会开城献降。
张辽当年是吕布的部将,吕布战败之后,张辽才投奔过来的,所以他也可能再次投奔别人。
而李典如今才三十几岁,肯定也会很惜命。
所以就算张辽和李典投敌的话,合肥暂时也不会丢。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张辽和李典一向不和,即便是投敌的话,二人的意见也会产生分歧,一起投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如果张辽想要投敌的话,李典有可能会杀了他。
如果李典想要投敌的话,张辽也可能会杀了他。
这样一来,孙权也就一个大将都无法俘获。
曹操之所以让薛悌在危急时刻才打开锦囊,是想把时间拖得久一些。
如果早早地就打开了,大家一定会大失所望,合肥也会很快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