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听罢立刻皱起了眉头,想了想自己此来乃是化名,在长安又不认识什么官吏,又如何去找人当推荐人。
赵云沉思过后小声朝门房说道“如此小生也就不递拜帖了,还请上下为我送上一枚竹简,只要送到司徒主薄手上便可,若是小生受到招见,之后还有川资奉上,以做上下的辛苦费!”
门房听罢点了点头,将赵云请入门房内,拿出笔墨与一枚竹简,赵云拿起毛笔在竹简上写道“王生一日千里,王佐之才也!”
此为当年郭泰对王允的评价,其实也是王允入仕为官的评定依仗,靠着郭泰的品评之语,王允在士族中才初有名望,之后并常以郭泰门生自居。
其实两人也没有什么实质的师生之谊,不过这也是当代人常用的入仕方式,因一句一言便为品评人的门生,所谓一句或一言之师便是如此。
隋唐以前,士人入仕皆以推荐为主,并没有科举制,而推荐人又以名士品评为依据,对士子定以孝廉、茂才、有道、光禄四科为后备官吏。
赵云之前因听过贾诩的讲述,当下又无法进入王府,便临时想到了此处。想来王允的司徒主薄,做为王允的亲信人员,肯定是听说主公王允的入仕事迹。
再者王允其人颇讲情谊,也曾派人寻找郭泰的后代,王允身边的人,也知晓其中原由。
一旦司徒主薄见到此竹简,定然不会怠慢,必将此竹简交于王允审阅,到时候王允肯定会接见赵云。
门房收起竹简说道“公子为何不写署名了?仅靠这一句话,似乎希望渺茫啊!若是此事不成,你可别记恨小人!小人将此简传进去,也算报了公子的赠金之恩了!”
这名门房也非普通奴仆,做为司徒王允的门房奴仆,也是能识得不少文字,明不少官场的事理。
他收了钱便要办事,递上竹简已完成交易,至于成败他也是有言在先,表示他收的钱便不会再吐出来。
不过门房也不知道这句话的来由,否则他肯定能看出,王允才是郭休之父的门生,必然也是不敢如此造次。
赵云望着门房将书简送入府中,自己则只能退到街边守候。此时司徒府外等待招见的士子官吏有不少,他们皆是在街边的墙角根守候苦等,有追求前途的士人,也有汇报政务的官吏,还有与赵云似类的投奔之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