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杨奉最终还是会选择北上白波谷,因为比之按兵不动更为有利,北上白波谷说不定可以生擒赵云,到时候谣言便不攻自破。
如贾诩预测一般,杨奉收到书信后,又听闻赵云下船在白波谷打猎,果然还是带大军快速北上。
其实那封书信也不是什么劝降书,就是一封普通的问侯书信,并且质疑杨奉弃暗投明,投得并非是明而是暗,没有相关的联合字句,而且还故意涂涂改改,叫他人看后陷入幻想。
贾诩之所以如此快速的施行计策,是担心那股暗中的监视刺客,先前贾诩虚晃一枪没有在扶风郡内上岸,使邓展在左冯翊沿河的安排徒劳作废,之后又突然改道汾河,甩掉了部分的跟踪人员,又改道汾河航行至杨县后,再突然调头顺流而下,靠着这股加速,甩掉了邓展的其他跟踪人员。
所以在邓展重新跟来之前,贾诩必须施行自己的计策,做定赵云就在此处的假象,又不叫邓展发现破碇,同时使董卓怀疑杨奉的忠心,说不定还有其他意外之喜。
不过千算万算,贾诩还是漏算了一人,此人便是杨奉手下第一大将~军司马徐晃。
徐晃此人本是河东郡杨县人,出身寒微却通晓军事武艺不凡,之后也是一名战场虎将。
两年前白波军起义时,徐晃因故投入其中,成为杨奉的部将,之后又随杨奉向李傕投降。
此次杨奉便以是大将徐晃为先锋,所以太史慈接战的对象便是猛将徐晃,如此太史慈便不能速败来将,获得最好的战果。
这几日太史慈手持龙胆枪,以赵云之名在白波谷晃荡打猎,本想着假意与来将相斗,再以霸气之势快速战败来将,而后便可退回船上完成贾诩交待的任务。
没有想到太史慈刚与徐晃交上手,便觉得十分的惊讶,发现这名敌军先锋不是十合内可拿下的小人物。
之后两人枪斧相交,相斗二十合不分胜负,并且互相之间都是十分敬佩对方。
若是继续战下去,太史慈也不怕他徐晃,因为太史慈心中已有一个预测,他有信心在百合内击败徐晃。
不过此时决不可恋战,因为杨奉带着主力在后,一旦进入白波谷,太史慈与带来的百名士卒,恐怕将陷入绝境,到时候事态反倒糟糕。
再者太史慈自己不会百鸟朝凤枪法,二十几回合内不使用枪术套路,倒是可以说得过去,若是持久之战则不同了,必竟赵云已是扬名天下,其枪术有独道的招式,不管如何有着自己招牌式动作,太史慈又学不像这些动作,那暴露的可能将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