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8章 是个好主意(1 / 2)

一般来说,两个政体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但就刘备麾下的状况而言,已经变成这个鸟样子。

砍掉一个班子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会动摇国家的根基。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变废为宝”吧。

从秦汉开始,三公九卿就一直是官僚体制

到了隋唐,才有了后来的三省六部制。

而秦汉以后,隋唐以前,更是如此。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逐步过渡的时期。

官僚体系的演变,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

官僚制度的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是说刘禅今天动动嘴皮子,放话改革官僚体系,明天三公九卿就能过渡到三省六部。

这可是一场大变革,五万多名官员,任何一点差错,都有可能让整个政府陷入混乱,甚至崩溃。

匆忙改革,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失败。

但现在,刘备有了两支军队,有了“足够”的多余官员可以利用。

本着“废物利用”的思想,刘禅打算在全国范围内试行三省六部制。

就算是出了什么事,也有三公九卿这一套体系来顶缸,不至于出什么大纰漏。

如果能成功的话,他就能建立起一个成熟的三省六部,然后让这两个系统顺利交接,顺利完成体制改革。

要知道,刘备是在把政权移交给刘禅。

刘备麾下的三公九卿,自然也会逐渐向三省六部倾斜。

至于那些原本属于三公九卿的人,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有什么意见。

只要大汉的地盘还在,三公九卿就能被调到其他地方去。

地盘越大,就能容纳更多的官员,冗员的问题也会逐步得到缓解。

“九卿,我知道,可六省是什么?”刘备疑惑道。

“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父皇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比较高级的官僚机构。”刘禅说道。

“是吗?阿斗的意思是说,三省六部的权力,比我的三公九卿还要好?”刘备来了兴趣。

“算是吧。”

“哈哈,好大的口气。”刘备立刻笑道:“三公九卿,大汉用了四百多年,你这个怎么比得上呢?”

“父皇,你若不信,我们可以一较高下。”

“怎么比?”刘备看了他一眼,问道。

“父皇领一份,儿臣领一份,每月朝会上,看谁办事效率高。”刘禅接着说道:“从今以后,丞相府所有公文,直接送到父皇那里去。尚书台里的事情,只需要传给我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重叠的情况了。”

“如果父皇的决定不同意,我们可以商量一下,免得传出去。”

“来人呐。”刘备想了想,说道:“去请丞相和尚书过来。”

“喏。”

没过多久,诸葛亮、法正也赶了过来。

刘备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刘禅的意思。

“那岂不是说,两批人都要做同样的工作?”诸葛亮皱了皱眉头,说道:“丞相府和尚书台虽然重合,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有重合。”

“这样一来,无论是丞相府,还是尚书台,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