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官的质疑,府尹回答的却也坦然。
“当日诗会上,韩县令的确说过,这几句话是他听一位老人说的。”
“但,能说出这些话的人,又岂会碌碌无名?”
“微臣以为,韩县令一向谨小慎微,当时又是白身,不想出风头便借口转述他人之言,也是有的。”
这样说的话,好像也有道理。
韩影是不是真如府尹所说,才高八斗,召进京城一试便知。
纷纷附和府尹的意见。
只有府尹的岳父大人,礼部右侍郎高大人,脸色沉沉,提出反对意见。
“不过是一场与蛮夷之地的比试,用得着这样兴师动众?”
“韩县令如今身为一方之父母,便该以政务为重,千里奔赴京城,参加什么诗会,岂不是舍本逐末?”
百官都知道二人之间的恩怨,不想得罪哪一方,便都不开口,等皇帝定夺。
如果二人当场吵起来,有乐子看就更好了。
府尹并不觉得自己亏欠岳家什么。
当初他好不容易考中进士,正想一展抱负,就被侍郎家的下人榜下招婿,成了侍郎一派的人。
原以为可以借侍郎的势少奋斗二十年,入朝后却被岳父连累处处碰壁。
他还没怪侍郎人缘不好,连累自己不能平步青云,侍郎凭什么怪他?
这样想着,越发觉得自己对侍郎的背叛理直气壮。
“陛下,蛮夷之地都敢挑战我们大乾,不狠狠打他们的脸,我们大乾国威何在?”
“国威不存,又如何震慑一众小国?”
这话却是说到了皇帝的心坎上。
大乾是大,国力却并不强盛,正因如此,边关才连年战事不断。
如果能通过这次比试,一展国威,倒也能起到几分杀鸡儆猴的作用。
而且皇帝发现自己似乎小看了韩影。
一个能说出“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怎么可能是酒色之徒。
想到此处,皇帝缓缓点头。
“传朕旨意,召韩影即刻进京。”
紧随圣旨之后的,还有裴尚书的一封信。
信是写给裴洛妍的,但内容却是给韩影看的。
裴尚书不知韩影的真实身份,信里都是对他的赏识和他能参加比赛,展现自己的才华而为他高兴。
韩影却只想苦笑。
他最担心的就是皇帝认为他有继承皇位的念头,特意在皇帝面前立了个酒色之徒的人设。
没想到却被府尹给“卖”了,他就说,他和府尹八字不合,遇到了准没好事。
韩影百般不愿进京,但圣旨已下,他不去就是抗旨,只好硬着头皮收拾东西出发。
裴洛妍自然陪他一起回去,路上忍不住抱怨。
“这才刚回来,又召你进京,这不是折腾人吗?”
“你的意思是,我经不起折腾?”
韩影一向看的开,改变不了的事就坦然接受。
不怀好意的怪笑两声,大手已经不客气的伸了过去。
裴洛妍在他怀里又笑又叫,差点岔气。
红杏和青樱连忙劝她。
“小姐小声点,这可是官道上,被人听到如何是好?”
也被韩影拉了过来,几人滚在一处。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