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754章 结果很飘渺(2 / 2)

陈平真起身。

说着:“我琢磨了一个晚上。第一,排除朱允炆火烧皇宫葬于火海,玉玺也因此毁于火海。传国玉玺非是凡物,自带神力,此玺沾了皇气天道,并用和氏璧镌刻,方圆四寸,钮交五龙,正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此作为皇权天授,天位正统。”

“第二,朱允炆逃出生天,出家为僧,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而且很大。据我查到的资料,朱棣四下派人寻找朱允炆找到了这条线索,但又不确定朱允炆到底藏在哪处宝刹,避世祸灾,所以朱棣下令来了一招,兴道灭僧,很多寺庙关了毁了,和尚要么还俗,要么被宰了。”

“至于最后一个,这就很飘渺了,朱棣曾派三宝太监郑河七次下西洋,表面是为了增与海外国家经济与文化交流,实际上有人查到线索,曾看见化为和尚的朱允炆登上了一艘西洋船。朱棣不接受代表正位传承的信物流亡外海,才因此,不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强强支持七次远下西洋。”

唐鹤德接了话,

他又侃侃言来,说着:

“下西洋这事,或许只是雾里看花,井中月,仅有一丝的可能,朱棣也想尽以全力争取。但有一句话说得好,远行万里,故土有情,落叶归根。何况是出自皇家又曾继位正统的朱允炆,他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况且,师兄你自己刚才也提到了,朱棣曾下令兴道灭僧。纵然他是皇帝,但也绝不可能把全天下的和尚杀光杀尽,把寺庙全给毁了,此乃违天逆命,会遭天谴。”

“再说了,原本就是打着清君侧发动的靖难之役,本就名不正言不顺,如此一来,他会败自己的命数,王朝的命数。还有,他身边有姚广孝,姚广孝也是和尚出身,还是黑衣宰相大主持,他不是屁事没有。所以,这么一分析,有一些和尚和寺庙是安全的,我们就从这个方向入手。”

点支烟。

翘个腿。

吐口烟圈,

然而,他们刚才积极发言,突然又沉默不语,心里数个一二三四五,我来打破这一层尴尬的气氛。

说着:

“针对玉玺的来历,这些事我是有一点了解。据称最开始发现一块美玉的人是楚国的卞和,他前后三次向楚王献玉,直到第三次,楚玉才定为国宝并命名和氏璧。后来经历战国完壁归赵这些事后,最终轮到秦国一统六国,和氏璧就落到了秦始皇的手中,他着令李斯按其意上刻八虫鸟篆字。”

“说其赋予神力,倒是有一个神奇猎闻。一日,秦始皇乘龙船巡游洞庭湖,风浪大作,龙船险些倾覆。秦始皇情急之于,便将玉玺投入滚滚江水,镇于水怪,随之洞庭湖风平浪静。时隔数年,秦始皇巡游华阴平舒道,忽遇神秘人挡驾,但却持着玉玺,称要还玺于祖龙,然后消失了。”

“在我个人看来,玉玺是不详之物,比如说,秦始皇死后,胡亥即位,秦始皇的儿子女儿死得老惨了,再后来子婴继位,但秦朝的命运已经被胡亥搞砸了,最终主动献玉玺给刘邦,刘邦这个王八蛋答应好好的不杀他,结果无信义,玉玺到手还是杀了。再后来,就是各朝的君王,就为了这么一块所谓代表天命的玩意,死了多少人啊。我认为此物不详。”

唐凝嫣冷眼瞟我,再扭了我一抓,道:“朕,帝皇正宫,现在说得挺溜啊,你说他,他是谁呀?还不是你自己!不过,终究是远古,历史,也改变不了什么了——经过分析,我反而偏信二叔。当初的朱允炆并没有离开华夏,一定是以僧人的身份而避世。可是,如今,大庙大寺,数不胜数,找哪座宝刹去找,藏在何处宝塔之下,根本没有一点方向感。”

陈平真接了话。

“我坚信线索不会断。”

“我坚信一定会有新发现。”

“明朝的墓没必要再探了,清朝的墓更不用探——鹤德,小唐,你们之前早就点了两处至今还没有下灯,如果马上又要下灯,我是不会参与的。再过几天,有一个大时辰,我要问天起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