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朵跟随刘敏来到平章台,五名尚书已经在大门口等候他多时了,众人一一见礼,尚书们众星捧月般将留朵请进了平章台议事堂。
众人分宾主落座,尽管汉国的厚待让留朵心中感激,但他头脑却保持着清醒,没有被尚书们的热情礼遇冲昏,更重要他心中着急,希望这一次就能将战俘领回草原。
司马懿感觉到了他内心的焦急,微微笑道:“我先代表汉王殿下感谢王爷带来的礼物。”
“那些礼物只单于个人的一点心意,不足挂齿,我这次前来长安,受单于的全权委托,希望能正式赎回匈奴战俘和妇孺。”
上一次留朵出使还遮遮掩掩不提战俘,只青壮匈奴人,而这一次就完全挑明了,他就来要回匈奴战俘。
几名相国对望一眼,司马懿笑道:“我们已经向汉王禀报了此事,汉王原则上同意此事,但希望在一些细节上再进行商榷。”
“我也要谈一些细节,不知汉王殿下需要明确哪些细节?”
司马懿不慌不忙道:“细节有几个方面,一如何交割,一次**割,还分批进行交割?这一点需要先明确下来。”
留朵犹豫一下,他们想一次性把人领回去,但五百万只羊他们打算分两年交割给汉国,但这似乎又不太对等,他便小心翼翼道:“我们想分两次接回匈奴人,今年先接回战俘,我们交割两百万只羊,明年再接收妇孺,我们则一次性将剩下的三百万只羊全部交给贵方,不知这个方案行不行?”
众人都心知肚明,恐怕匈奴人得到战俘后,后面的协议就不会执行了,这时徐庶笑道:“如果要分批交割,我们只能先把妇孺交给匈奴,明年再交战俘,若匈奴不肯接受这个方案,那只能一次性全部交割完毕,不知王爷愿意选择哪个方案?”
留朵心中暗暗苦笑,这达曼的心思,先用礼物贿赂刘璟,然后再提出他们方案,看来对方很清楚他们的用意,根本不肯上当,无奈,达曼只得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一次交割吧!希望能尽快完成。”
司马懿又微微笑道:“其实我家主公还提出一个备选方案,当然如果匈奴不愿接受,我不也罢。”
“请司马相国明言,我愿洗耳恭听。”
“我们手中一共有三万五千名匈奴战俘,我们可以把所有战俘都还给匈奴,另外再加一万五千名匈奴老人,一共五万人,换取五百万只羊,至于八万妇孺,我们就留下了,不知这个方案王爷能否接受?”
这刘璟想法,他不想把八万妇孺还给匈奴人,留下来繁衍人口,既然达曼实际上想要匈奴战俘,那索性就把三万五千名匈奴战俘全部还给对方,至于匈奴老人,着实负担,刘璟也不想承受,一并还给匈奴。
留朵沉思了半晌道:“我可以同意这个方案,不过这些战俘恐怕都有家眷,希望能把他们的家眷也一并还给我们。”
司马懿笑了起来,“三万五千战俘,至少两万人有家眷,那至少就四五万妇孺了,如果匈奴想要,我们当然也可以奉还,只.......”
司马懿没有下去,他的言外之意思就家眷妇孺需要另算,留朵明白他的意思,这其实对方在钻字眼了,当初好的两万战俘,按理就应该包括他们的家人,哪有把男人带走,妻儿却留下的道理,但当时没有谈细节,所以没有留意这些问题,现在谈到细节,这个问题就出来了。
不过刘璟肯把三万五千战俘给他,就等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万五千人,就当为这多出来的一万五千掏钱,想到这,留朵缓缓道:“按四万人,一人五十只羊算,我们再拿出两百万只羊,如何?”
司马懿淡淡一笑,“我家主公的意思,不要两百万只羊,而要一百万头牛。”
留朵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刘璟竟然如此狮子大开口,竟然要一百万头牛,要知道并非所有的牧场可以养牛,在匈奴,一头牛可相当于十只羊,他们自己也不过才两百万头牛,这个要价太狠了。
但留朵也知道不能一口回绝,他缓缓道:“能否妥协一下,我们给两百只羊,另外再加二十万头牛。”
司马懿当然也知道一百万头牛不现实,他只漫天要价,便于坐地还钱,他笑了笑道:“既然匈奴有诚意,那我就再让一步,两百万只羊加五十万头牛,另外,我们再给匈奴一件特殊的礼物,相信你们单于一定很感兴趣。”
“什么礼物?”
司马懿取出两卷文书,递给了留朵,留朵打开其中一卷文书,顿时脸色大变,这竟然鲜卑单于步度根给汉王刘璟的国书,用汉语书写,希望能和汉国结盟,一起攻打匈奴。
留朵脸色极为难看,又打开另外一卷文书,步度根请求向汉国购买三十万斤上好生铁。
此时,留朵心中乱成一团,步度根已和另一个鲜卑单于轲比能和解,两大鲜卑部落都将目光盯住了匈奴,如果再和汉军联合,对匈奴就意味着灭国。
冷汗从留朵的额头上流了下来,他鼓足勇气问道:“不知汉王殿下准备如何回复?”
司马懿笑道:“我可以坦率地告诉王爷,我家主公不希望北方出现一个强大的敌人,更不希望匈奴被鲜卑灭亡,所以我家主公才提出将三万五千战俘全部还给匈奴,这我家主公的诚意,王爷明白吗?”
留朵心中稍稍松了口气,他知道刘璟既然有了诚意,他们也不得不表现出诚意了,便咬牙道:“那就按照你们的条件,一共七百万只羊和五十万头牛,希望能尽快让我们的战士回来。”
“没有问题,在入冬之前,我们在高奴县一齐交割。”
“那三十万斤生铁,汉国会卖给鲜卑吗?”留朵还有点不放心地问道。
司马懿摇了摇头,“请王爷放心,我们一斤生铁都不会卖。”
。。。。。。。。
就在文聘和刘虎率军进攻叶县的同一天,大将赵云也率领三万汉军从蒲津关出发,渡过黄河,向并州南部大举进攻。
在蒲津渡口的东面便并州河东郡,也曹操重要的屯田重地,在这里设置了典农中郎将,招募大量农夫在河东郡屯田重地。
但自从汉国在关中实施‘引农分田’的国策后,数以万计的河东典农携家带口,大量向关中迁徙,仅仅一年的时间,从河东郡、上党郡和太原郡迁往关中的农户就达两万余户,近二十万人,极大地充实了关中的人口。
其中河东郡便重灾区,因为大量屯田佃农流失,土地搁荒,今年河东郡的秋粮将减产七成,将极大影响曹军的军粮。
就在并州官员们不知该怎么向魏公交代之时,汉军却大举进攻并州,并州一时间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各县官员们纷纷弃城而逃,而屯田士兵而望风而降,仅仅三天,汉军便占领了河东郡,继续向太原郡进发。
驻防并州的曹军只有一万五千余人,由大将夏侯尚统帅,形势危急,夏侯尚连发三份八百里加急快报,向邺都求援。
。。。。。。。。
就在赵云率三万军出兵河东郡的同时,大将张任也率一万汉军出了潼关,向洛阳进发,他们虚增火灶,一名士兵骑三匹战马,扮作三万军队东征,声势浩大,浩浩荡荡杀向洛阳。
从潼关到洛阳并不远,只须三天行军便可抵达,而曹军在洛阳的驻兵也不多,只有八千余人,隶属于夏侯惇统帅,由于曹军集中兵力进行合肥大战,自然也就削弱了西线的防御,曹军的西线包括许昌、叶县和洛阳,目前只部署了四万五千人。
四万五千人要面对南阳和洛阳的两线防御,显然捉肘见襟,夏侯惇不得不采用一重两轻的策略,屯三万重兵于许昌,这样无论叶县危机还洛阳危机,许昌的军队都能及时赶去救援。
但有一点夏侯惇却没有想到,他也不可能想到,那就刘璟的全线布局,无论出兵叶县还进军并州,还兵发洛阳,三线同时进攻,汉军都在同一天出发。
当夏侯惇接到洛阳守将周灵紧急求援鸽信时,他正率军刚刚抵达叶县,大军驻扎在叶县以北五里外,还没有来得及反攻叶县,洛阳的求援信便使夏侯惇陷入了左右为难的苦恼之中。
他该怎么应对?放弃叶县支援洛阳,还不管洛阳,继续攻打叶县?夏侯惇在大帐内难以决定,这时有士兵禀报:“都督,贾先生在帐外求见。”
夏侯惇连忙道:“快快请进!”
片刻,谋士贾逵走了进来,当初汉军攻占宛城时,贾逵正在城内疗伤,也成了汉军的俘虏,但刘璟没有勉强贾逵,放他回了许昌,贾逵在许昌养伤已经好几个月了,伤势基本痊愈,曹操便令他在许昌辅助夏侯惇,这次他也跟随夏侯惇来援救叶县。
夏侯惇请贾逵坐下,便急道:“先生可知汉军出兵洛阳之事?”
贾逵点点头,“我正为此事而来,不知都督准备如何应对?”
“我就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左右为难啊!”
夏侯惇叹了一口气,他又看了一眼贾逵,便问道:“先生可能给我一个建议?”
贾逵不慌不忙道:“从时间上看,汉军出兵叶县和出兵洛阳几乎同步,也由此可以看出这由刘璟统一部署,就针对我们屯兵许昌,两头难以兼顾的弱点,如果我们去救洛阳,那么汉军就会坐实叶县,甚至还会出兵偷袭许昌,可如果我们不管洛阳,一旦函谷关失守,洛阳也难保,这确实让人两难,但不管怎么,都督只能守其一,若两边都想保,以我们手中的兵力,恐怕两边都会失败。”
“先生得很对,我确实只能守其一,问题我该守那一面?”
贾逵微微一笑道:“我想先问一下,都督有多大把握能夺回叶县?”
“叶县有五千重甲步兵,还一万文聘的精锐,而我只有三万军,实话,我连一成的把握都没有。”
“既然如此,都督为何还要保叶县?”
夏侯惇默默点头,“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
贾逵又道:“虽然放弃叶县,但也要防备汉军偷袭许昌,所以必须留两万军镇守许昌,只能分兵一万去救洛阳,但一万兵太少,都督需要立即禀报魏公,请魏公再向洛阳增兵两万,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夏侯惇沉思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就依先生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