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有幸见证大明驱除胡虏的这一波人,我们就要为日后的大明定下基调,比如以后的学子该学些什么,要明白些什么道理,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就像我刚才说的思想,这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先生们除了传授四书五经以外,也要从古往今来的史书中挑选一些为民族,为国家,为百姓舍生取义的一些人物故事,要把这些故事编撰成书籍,来教育学子们,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国,什么是家,要让他们去做这一类人。”
:“咱们要塑造属于大明的,属于咱们汉人的民族英雄,比如霍去病,卫青,比如张骞,甚至可以把昭君出塞的故事写上去。”
听得朱雄英这番话,刘廌问道:“为何要写昭君的故事?”
:“昭君出塞被以往的那些读书人标榜为,为了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和平,但在我看来,一个国家若是以女人作为和平的使者,那这个国家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许久以前我曾经说过,大明帝国将永远遵守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制度,倘若是后世帝王违背这样的制度,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听得朱雄英这番话,在场众人无不感到振奋,无不震惊,无不精神抖擞。
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样的话,不管是对于读书人来说,还是对于百姓来说,都是足以令人振奋的话。
试问古往今来有那个国家有这样的制度,或者说是这般的豪气。
对于长在红旗下,沐浴在春风里的朱雄英来说。
思想教育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那些将来步入官场的人来说,对于那些将来步入军中的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或许有些人会说是洗脑,也有人说是清除个人思想,更有人说文化侵蚀。
不管怎么说都不为过,因为这么理解思想教育的人,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思想教育的目的。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在后世时,教导员曾经说过,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这个喊看齐的过程就是思想教育的过程,不管多么整齐的队伍,也需要天天喊看齐,经常搞教育。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事。
价值观,简单地讲就是人对外部事物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