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看着诸位首领的表情,仿佛早就知道他们会是什么想法,苦笑了一下道:“据可靠消息,宋国已经将西边的花剌子模、伽色尼和塞尔柱全部纳入版图。”
此话一出,立马就有首领沉不住气了:“这不是咱们下一步的目标吗?怎么却被宋国抢了先?什么时候的事?”
耶律大石瞥了他一眼,说:“你忘了上次宋国三万大军借道西进了?”
“这,这”
那首领犹豫着说道:“宋国怎么能这么干?说是护着商队过境,却不声不响地抢了咱们的目标,真是小人行径!”
另一位首领则听出了不同的意思:“就凭那三万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横扫西部三国?怎么做到的?早知如此,那就不让他过境了!”
耶律大石自嘲似的轻笑了一声,说道:“你说的倒是轻松,上次就不让宋军借道西去?那这次宋国又是三万大军过境,就果断拒绝他?不让他过?人家是志在必过!只不过是不想浪费时间罢了!”
那首领心虚地左右看了看,便不吭声了。
说实话,虽然西辽并未与宋国建交,但私底下,已有不少首领都与宋国各路人物有过接触,比如走私。
对于宋国的情况,很多首领都心中有数。
耶律大石当然更是心知肚明,同时也对各部首领的心思了如指掌。
宋国,确实很强,超乎寻常的强。
金国打的辽国找不到北,却被宋人给灭了国,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所以,上次宋国大军过境,没几个敢硬气些,说出拒绝宋军借道的话来。
所以,这次,宋军再次借道,耶律大石才没有召集各部首领表决,而是直接同意宋军过境了。
将来,或许还会三番五次地借道,怎么办?
看这情况,怕是谁也不能说不让他过去。
大军借道,一次两次三次,借啊借啊的就习惯了,那和宋国自家的地盘还有啥区别?
大辽该何去何从,总该有个决断了。
在耶律大石看来,还不如索性归了宋国,还能享受宋国的发展红利呢。
那不用点火就能照明的电灯,那不用马儿拉就能跑起来的车,等等等等。
武器就不用说了,伽色尼涅德尔大桥附近的那一场战斗,早已传得神乎其神,零伤亡团灭塞尔柱十万大军!
哪一样,不让人心动?
哪一样,不令人神往?
宋国仿佛有神灵护佑,令他国只能仰望!
“我决定,归顺宋国!”
耶律大石一言既出,
“请大王慎言!我大辽兵强马壮,正值立国前夕,岂可功亏一篑?”
(都被包围了还立个屁的国?国中国?还兵强马壮?自己吹自己,有意思嘛?)
“大王请三思啊!光复大辽是大王的心愿,也是我们七州十八部的心愿啊!列祖列宗都在天上看着我们呐!”
(心愿?好吧,有心愿是好事,但不切实际的幻想可没用!)
还有从其它角度谏言的:“大王,归顺了宋国,我们七州十八部该如何自处?宋国能允许我们保留军队吗?肯定不可能!没有了军队,我们还有什么呢?”
(还想自处?想屁吃呢?归顺了就由人家宋国处置!没有了军队,你们还有命!)
“大王,我们不是贪恋权势,但归顺了宋国,这些族人怎么办?我们又算什么?宋国能给我们什么?”